基于驱动电路参数调整的功率模块结温控制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结温控制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1 散热条件 | 第9-10页 |
1.2.2 开关频率 | 第10-11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2 驱动电阻对IGBT损耗和结温影响分析 | 第12-26页 |
2.1 驱动电阻调节开关损耗原理 | 第12-13页 |
2.2 驱动电阻的变化范围 | 第13-14页 |
2.3 IGBT模块的损耗构成 | 第14-20页 |
2.3.1 IGBT导通损耗 | 第15-16页 |
2.3.2 IGBT开关损耗 | 第16-20页 |
2.4 热网络模型的建立 | 第20-23页 |
2.5 驱动电阻变化对稳态结温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4-26页 |
3 基于变驱动电阻的结温控制 | 第26-42页 |
3.1 主电路构成 | 第26-27页 |
3.2 IGBT模型建立 | 第27-31页 |
3.2.1 DC特性参数提取 | 第28页 |
3.2.2 极间电容参数提取 | 第28-30页 |
3.2.3 模拟拖尾电流参数提取 | 第30-31页 |
3.3 基于驱动电阻的IGBT结温调节 | 第31-41页 |
3.3.1 驱动电阻调节效果分析 | 第31-35页 |
3.3.2 变驱动电阻调温措施的能力评估 | 第35-37页 |
3.3.3 开关频率对驱动电阻调节效果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3.4 集射极电压对调节效果的影响 | 第38-4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4 基于栅极驱动波形调节实现IGBT结温控制 | 第42-58页 |
4.1 基于栅极有源开关调节实现IGBT结温控制 | 第42-48页 |
4.1.1 工作原理 | 第42-45页 |
4.1.2 仿真分析 | 第45-48页 |
4.2 主电路设计与元件选择 | 第48-51页 |
4.2.1 直流电源选择 | 第49页 |
4.2.2 功率管选择 | 第49页 |
4.2.3 固态继电器 | 第49页 |
4.2.4 其他元件 | 第49-51页 |
4.3 信号产生和处理电路设计 | 第51-52页 |
4.3.1 驱动电路 | 第51页 |
4.3.2 A/D转换电路 | 第51页 |
4.3.3 D/A转换电路 | 第51页 |
4.3.4 数字处理器 | 第51-52页 |
4.4 基于DSP的控制实现 | 第52页 |
4.4.1 PWM波形的产生 | 第52页 |
4.4.2 A/D转换的实现 | 第52页 |
4.4.3 控制电路的实现 | 第52页 |
4.5 实验结果 | 第52-57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5.1 论文工作总结 | 第58页 |
5.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| 第58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附录 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