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41页 |
1.1 课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| 第14-15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1.1.2 问题提出 | 第15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5-17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5-16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| 第17-37页 |
1.3.1 校企合作的研究现状 | 第17-24页 |
1.3.2 科研绩效的研究现状 | 第24-33页 |
1.3.3 校企合作对高校科研绩效影响的研究现状 | 第33-35页 |
1.3.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35-37页 |
1.4 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37-41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37-39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39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39-41页 |
第2章 概念界定、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| 第41-62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41-46页 |
2.1.1 校企合作的概念界定 | 第41-42页 |
2.1.2 科研绩效的概念界定 | 第42-43页 |
2.1.3 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 | 第43-44页 |
2.1.4 技术能力的概念界定 | 第44-46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46-60页 |
2.2.1 产学研合作相关理论 | 第46-50页 |
2.2.2 社会资本理论 | 第50-54页 |
2.2.3 组织氛围相关理论 | 第54-56页 |
2.2.4 多层次理论 | 第56-60页 |
2.3 研究框架 | 第60-6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3章 组织层次视角下校企合作对高校整体科研绩效的影响 | 第62-79页 |
3.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| 第62-66页 |
3.1.1 组织层次视角下校企合作对高校整体科研绩效的直接影响 | 第62-65页 |
3.1.2 组织层次视角下高校类型的调节作用 | 第65-66页 |
3.2 研究设计 | 第66-69页 |
3.2.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| 第66-67页 |
3.2.2 变量定义 | 第67-69页 |
3.3 模型构建 | 第69-70页 |
3.3.1 校企合作影响高校整体科研绩效的直接效应模型 | 第69页 |
3.3.2 引入高校类型变量的调节效应模型 | 第69-70页 |
3.4 实证分析 | 第70-75页 |
3.4.1 变量描述性统计、相关分析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| 第70页 |
3.4.2 数据平稳性检验 | 第70-72页 |
3.4.3 回归分析 | 第72-75页 |
3.5 研究结论与讨论 | 第75-78页 |
3.5.1 主要实证发现 | 第75-77页 |
3.5.2 理论及实践启示 | 第77-7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4章 个体层次视角下校企合作对高校科研人员科研绩效的影响 | 第79-101页 |
4.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| 第79-85页 |
4.1.1 个体层次视角下校企合作对高校科研人员科研绩效的直接影响 | 第79-82页 |
4.1.2 个体层次视角下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 | 第82-85页 |
4.2 研究设计 | 第85-88页 |
4.2.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| 第85-86页 |
4.2.2 变量定义 | 第86-88页 |
4.3 模型构建 | 第88-89页 |
4.3.1 校企合作影响高校科研人员科研绩效的直接效应模型 | 第88-89页 |
4.3.2 引入社会资本变量的调节效应模型 | 第89页 |
4.4 实证分析 | 第89-97页 |
4.4.1 变量描述性统计、相关分析与共线性检验 | 第89-92页 |
4.4.2 回归分析 | 第92-97页 |
4.5 研究结论与讨论 | 第97-100页 |
4.5.1 主要实证发现 | 第97-99页 |
4.5.2 理论及实践启示 | 第99-100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100-101页 |
第5章 跨层次视角下校企合作氛围对高校科研人员科研绩效的影响 | 第101-116页 |
5.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| 第101-104页 |
5.1.1 跨层次视角下校企合作氛围对高校科研人员科研绩效的直接影响 | 第101-102页 |
5.1.2 跨层次视角下技术能力的跨层次中介作用 | 第102-104页 |
5.2 研究设计 | 第104-105页 |
5.2.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| 第104页 |
5.2.2 变量定义 | 第104-105页 |
5.3 模型构建 | 第105-107页 |
5.3.1 校企合作氛围影响高校科研人员科研绩效的跨层次模型 | 第105-106页 |
5.3.2 引入技术能力变量的跨层次中介效应模型 | 第106-107页 |
5.4 实证分析 | 第107-113页 |
5.4.1 描述性统计、相关性分析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| 第107-108页 |
5.4.2 假设检验 | 第108-113页 |
5.5 研究结论与讨论 | 第113-115页 |
5.5.1 主要实证发现 | 第113-114页 |
5.5.2 理论及实践启示 | 第114-115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115-116页 |
结论 | 第116-11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8-137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37-139页 |
致谢 | 第139-14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