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1-18页 |
(一)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研究的背景 | 第11页 |
2.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(二)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| 第12-17页 |
1.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 | 第12-14页 |
2.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| 第14-17页 |
(三)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1.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2.论文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一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7页 |
(一)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基本界定 | 第18-21页 |
1.公平竞争的概念 | 第18-20页 |
2.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概念 | 第20-21页 |
(二)建立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必要性 | 第21-23页 |
1.约束行政垄断行为 | 第21页 |
2.加强对行政垄断行为的监督 | 第21-22页 |
3.增强对反垄断法实施效果 | 第22页 |
4.促进竞争文化的发展 | 第22-23页 |
(三)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义 | 第23-25页 |
1.减少行政垄断现象 | 第23页 |
2.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源泉 | 第23-24页 |
3.激励企业产生创新意识 | 第24页 |
4.促进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共同进步 | 第24-25页 |
(四)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功能 | 第25-27页 |
1.规范政府行为 | 第25-26页 |
2.促进经济的发展 | 第26-27页 |
二、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现状及其问题 | 第27-34页 |
(一)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缺少有效的审查 | 第27-30页 |
1.存量政策措施无法得到有效审查 | 第27-28页 |
2.缺少外部审查 | 第28-29页 |
3.法律依据不充分 | 第29-30页 |
(二)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| 第30-32页 |
1.执法独立性受到威胁 | 第30-31页 |
2.自我审查缺乏有效的监督 | 第31-32页 |
(三)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问责机制不健全 | 第32-34页 |
1.法律规定不够具体严谨 | 第32-33页 |
2.反垄断机关执行力度不强 | 第33-34页 |
三、国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经验与借鉴 | 第34-39页 |
(一)国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不同形式剖析 | 第34-37页 |
1.内部评估制 | 第34页 |
2.外部评估制 | 第34-36页 |
3.直接审查制 | 第36-37页 |
(二)对我国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启示 | 第37-39页 |
1.引入多样化审查方式 | 第37页 |
2.引入多种监督方式 | 第37-39页 |
四、完善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具体建议 | 第39-49页 |
(一)建立多种审查方式 | 第39-44页 |
1.增强外部监督 | 第39-41页 |
2.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 | 第41-42页 |
3.反垄断执法机构加强指导 | 第42-43页 |
4.明确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法律依据 | 第43-44页 |
(二)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监督机制 | 第44-46页 |
1.增加信息披露途径 | 第44-45页 |
2.增加听证程序 | 第45-46页 |
(三)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责任落实机制 | 第46-49页 |
1.建立独立执法机构保证执法效力 | 第46-47页 |
2.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| 第47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8页 |
(一)著作类 | 第51页 |
(二)期刊类 | 第51-54页 |
(三)学位论文类 | 第54-55页 |
(四)外国文献 | 第55-56页 |
(五)网络资源 | 第56-58页 |
附录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