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3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2-14页 |
2 程序错误定位技术概述 | 第14-25页 |
2.1 程序错误定位技术 | 第15-20页 |
2.1.1 早期的程序调试技术 | 第16页 |
2.1.2 程序切片技术 | 第16-17页 |
2.1.3 基于程序谱的错误定位技术 | 第17-18页 |
2.1.4 基于模型诊断的错误定位技术 | 第18-20页 |
2.2 基于程序谱的错误定位方法(SFL) | 第20-22页 |
2.2.1 程序谱相关介绍 | 第20-21页 |
2.2.2 SFL技术框架及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3 错误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 | 第22-24页 |
2.3.1 多错误定位 | 第22-23页 |
2.3.2 并发错误定位 | 第23页 |
2.3.3 与机器学习相结合 | 第23-2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3 改进的程序谱概念格的程序错误定位技术算法实现 | 第25-40页 |
3.1 相关介绍 | 第25-29页 |
3.1.1 信息熵的相关介绍及应用 | 第25-28页 |
3.1.2 概念格的相关定义 | 第28-29页 |
3.2 程序谱概念格的构造 | 第29-31页 |
3.2.1 程序谱概念格 | 第29页 |
3.2.2 批处理算法(batch algorithm) | 第29-30页 |
3.2.3 渐进式算法 | 第30-31页 |
3.3 改进的基于程序谱概念格的程序错误定位的框架设计 | 第31-32页 |
3.4 算法的详细描述 | 第32-39页 |
3.4.1 可疑度计算公式 | 第33页 |
3.4.2 实例详细描述算法 | 第33-3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4 实验分析 | 第40-47页 |
4.1 实验环境建立 | 第40页 |
4.2 实验数据 | 第40-41页 |
4.3 实验设计流程和实验过程 | 第41-42页 |
4.4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2-4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5 总结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5.1 总结 | 第47页 |
5.2 展望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个人简历、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在校期间参加的项目 | 第53-54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3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3页 |
在校期间参加的项目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