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结构原理、结构力学论文

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横向预应力框架效应的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桥梁的发展简史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箱梁桥框架效应的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1.4 横向预应力对箱梁顶板影响的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-17页
第二章 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第17-24页
    2.1 有限元分析方法的介绍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有限元法的发展概况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要素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有限元法分析的基本过程第18页
    2.2 ANSYS有限元模型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模型选取的单元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ANSYS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模拟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ANSYS中预应力结构的模拟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模型的整体构造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各材料的基本参数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网格划分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预应力钢绞线的布置第23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三章 三种布置方式不考虑自重的框架效应分析第24-45页
    3.1 凹向下弯曲空间有限元模型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横向预应力束的布置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纵向分布规律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框架效应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横隔板的影响第29页
    3.2 凸向上弯曲空间有限元模型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横向预应力束的布置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纵向分布规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框架效应分析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横隔板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3.3 直线型空间有限元模型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横向预应力束的布置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纵向分布规律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框架效应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横隔板的影响第39页
    3.4 三种线型的比较第39-41页
    3.5 三种线型底板跨中的应力分布第41-43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3-45页
第四章 顶板纵向抗裂性分析第45-53页
    4.1 实桥模型第45-46页
    4.2 横向预应力作用第46-48页
    4.3 箱梁自重作用第48-49页
    4.4 车辆荷载作用第49-5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1-53页
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第53-55页
    5.1 本文研究结论第53-54页
    5.2 后续研究的建议第54-55页
参考 文献第55-57页
致谢第57-59页
附录A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事件可信度识别方法研究
下一篇:基于车辆跟踪的两种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