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

内蒙古医学高等院校大学生基层就业观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前言第10-22页
    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2 理论依据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3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第12-13页
    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研究目的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 理论意义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 现实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4 研究现状述评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4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4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5.1 研究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5.2 创新点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5.3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6 相关概念界定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6.1 就业观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6.2 就业观教育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6.3 基层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6.4 大学生基层就业观教育第21-22页
第二章 高校医学生基层就业观现状第22-26页
    1 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第22-23页
    2 内蒙古医学高等院校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及就业观实证调查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研究对象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调查内容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调查方法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 调查结果及结果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1 基层就业积极性普遍不强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 就业地点倾向于中小城市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3 择业时最看重的因素是发展空间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4 基层就业影响因素多元化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5 对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认识不足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6 就业心态积极,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已初步形成第25-26页
第三章 高校医学生基层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第26-36页
    1 大学生基层就业观存在的问题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国家意识淡化,缺乏责任担当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就业取向功利化,缺乏精神追求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基层服务意识差,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 无视就业形势,缺乏理性定位第27-28页
    2 大学生基层就业观的积极变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就业的自主意识增强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 “先就业,后择业,先生存,后发展”的观念初步确立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大城市情结减弱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 更加注重职业理想和发展前景第29页
    3 大学生基层就业观问题的原因探析第29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社会因素的影响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 社会环境变革、社会风气浊化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 社会舆论压力和大众传媒误导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4 基层就业政策不够完善,执行乏力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 高校因素的影响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 高校面向基层就业引导不足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 办学定位与教育目标出现偏差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 专业设置及课程安排与基层现实需求不匹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 家庭因素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 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第34-36页
第四章 高校医学生基层就业观教育的对策研究第36-44页
    1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,为学生树立基层就业观打下坚实基础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递基层就业正能量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基层就业相关政策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统筹规划,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4 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第38页
    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发挥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基层就业观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完善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广泛宣传,唱响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旋律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,培养医学生基层意识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 改革就业指导课,围绕基层意识培养开展教学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4 加强与基层联系,开展社会实践,增强医学生基层就业信心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明确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,按市场需求科学设置专业与课程第41-42页
    3 重视家庭教育功能,为培养基层就业观提供有力保障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改变落后观念,设置合理的期望值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注重教育方式,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 制造民主氛围,尊重子女的选择第42-43页
    4 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调试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 审时度势,降低就业期望值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 合理定位,科学规划职业发展目标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 保持良好心态,积极乐观面对基层困境与挑战第43-44页
结语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8页
附录第48-50页
在学研究成果第50-51页
致谢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研究
下一篇:生物质高温蒸汽气化制备富氢燃气的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