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中英文对照和缩略词表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6页 |
1.1 艰难梭菌及其毒素 | 第12-18页 |
1.1.1 艰难梭菌的感染 | 第12-13页 |
1.1.2 艰难梭菌感染实验室诊断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1.3 艰难梭菌感染治疗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1.4 艰难梭菌结构及作用机理 | 第16页 |
1.1.5 艰难梭菌毒素 A 引起的细胞毒性及肠毒性 | 第16-18页 |
1.2 高迁移率族蛋白 B1(HMGB1) | 第18-23页 |
1.2.1 HMGB1 的结构及释放方式 | 第18-20页 |
1.2.2 HMGB1 信号转导 | 第20-21页 |
1.2.3 负性调控受体及拮抗剂 | 第21-23页 |
1.3 本文研究背景、主要内容及意义 | 第23-26页 |
1.3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23-24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24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重组艰难梭菌毒素A的表达及纯化 | 第26-35页 |
2.1 引言 | 第26页 |
2.2 实验材料 | 第26-27页 |
2.2.1 菌株 | 第26页 |
2.2.2 主要药品与试剂 | 第26-27页 |
2.2.3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7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7-33页 |
2.3.1 常用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| 第27-30页 |
2.3.2 重组艰难梭菌毒素A的表达 | 第30-31页 |
2.3.3 镍柱亲和层析纯化毒素A | 第31-32页 |
2.3.4 western blot鉴定纯化后毒素A蛋白 | 第32-33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3-3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HMGB1 参与ToxinA引起的细胞毒性 | 第35-51页 |
3.1 引言 | 第35页 |
3.2 实验材料 | 第35-36页 |
3.2.1 细胞株 | 第35页 |
3.2.2 主要药品和试剂 | 第35-36页 |
3.2.3 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36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36-41页 |
3.3.1 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| 第36-37页 |
3.3.2 实验器材的无菌处理 | 第37页 |
3.3.3 检验所纯化毒素A的细胞毒性 | 第37-39页 |
3.3.4 检测毒素A处理不同细胞系致HMGB1 分泌的普遍性 | 第39-40页 |
3.3.7 检测HMGB1 抑制剂Glycyrrhizin对TcdA细胞毒性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9页 |
3.4.1 MTT实验验证所纯化重组艰难梭菌毒素A的细胞毒性 | 第41-43页 |
3.4.2 TcdA处理肿瘤细胞检测HMGB1 的分泌 | 第43-46页 |
3.4.3 甘草甜素(Glycyrrhizin)抑制TcdA体外的细胞病变效应和细胞毒性 | 第46-4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HMGB1 参与TcdA引起的肠毒性 | 第51-63页 |
4.1 引言 | 第51页 |
4.2 实验材料 | 第51-52页 |
4.2.1 实验动物 | 第51页 |
4.2.2 主要试剂和耗材 | 第51-52页 |
4.2.3 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52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52-57页 |
4.3.1 实验器皿的无菌处理 | 第52-53页 |
4.3.2 检测HMGB1 抑制剂Glycyrrhizin是否直接中和TcdA的肠毒性 | 第53页 |
4.3.3 检测HMGB1 抑制剂Glycyrrhizin对TcdA肠毒性的影响 | 第53-57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57-61页 |
4.4.1 验证甘草甜素(Glycyrrhizin)是否直接中和Tcd A产生的肠毒性 | 第57-58页 |
4.4.2 甘草甜素(Glycyrrhizin)对TcdA引起的肠毒性的影响 | 第58-6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0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附件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