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--周围神经及神经节疾病论文

CBD-IGF-1的制备及复合PLGA导管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

中文摘要第5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英文缩略词第15-16页
第1章 绪论第16-4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6-17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7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周围神经损伤概述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第21-31页
    1.3 实验设计及技术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CBD改良IGF-1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CBD-IGF-1胶原绑定能力及生物学活性体外实验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PLGA导管搭载CBD-IGF-1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作用研究第32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32-44页
第2章 CBD改良IGF-1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44-56页
    2.1 主要的材料、器材和试剂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要材料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器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主要试剂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主要试剂配制第45-46页
    2.2 主要方法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因的设计与合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质粒转染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蛋白表达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蛋白纯化和复性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蛋白定性鉴定第50-51页
    2.3 实验结果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纯化合成蛋白与IGF-1蛋白电泳结果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Westernblot鉴定结果第51-52页
    2.4 讨论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关于胶原结构域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关于IGF-1分子及改良第53-54页
    2.5 实验小结第54-56页
第3章 CBD-IGF-1胶原绑定能力及生物学活性体外实验第56-76页
    3.1 主要的材料、器材和试剂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主要材料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主要器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主要试剂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主要试剂配制第57页
    3.2 主要实验方法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CBD-IGF-1胶原绑定能力检测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CBD-IGF-1促进施旺细胞和PC-12细胞增殖能力检测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CBD-IGF-1促进PC-12细胞神经向分化能力检测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PCR检测第59-62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第62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CBD-IGF-1胶原绑定能力明显增强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CBD-IGF-1有效促进施旺细胞和PC-12细胞增殖。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CBD-IGF-1促进PC-12细胞神经向分化能力检测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CBD-IGF-1促进施旺细胞IGF-1R和NGF的表达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CBD-IGF-1抑制PC-12Nogo-A基因的表达第70-71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71-74页
    3.5 实验小结第74-76页
第4章 PLGA导管搭载CBD-IGF-1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作用研究第76-102页
    4.1 主要的材料、器材和试剂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主要材料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主要器材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主要试剂第77页
    4.2 主要实验方法第77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动物来源及分组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PLGA神经导管制备及表征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制备及干预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功能学评分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电生理学评分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取材、固定、蜡块制备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分析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8 神经免疫荧光观察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9 肌肉纤维横截面积分析第83-84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第84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PLGA神经导管表征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功能学评分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电生理学评分第86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神经形态学评分第89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坐骨神经免疫荧光肌肉形态学结果第92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肌肉形态学结果第95-97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97-101页
    4.5 实验小结第101-102页
参考文献第102-112页
第5章 结论第112-114页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4-115页
致谢第115页

论文共11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microRNA-449a在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
下一篇: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作用及免疫机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