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霉素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选题意义及缘起 | 第9-10页 |
1.2 学术史回顾 | 第10-17页 |
1.2.1 医学技术史研究概况 | 第10-12页 |
1.2.2 药物史研究概况 | 第12-16页 |
1.2.3 青霉素的研究概况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青霉素传入中国 | 第19-51页 |
2.1 青霉素之东来 | 第19-38页 |
2.1.1 青霉素发现的论述差异 | 第27-30页 |
2.1.2 关键人名与药名名称的差异 | 第30-38页 |
2.2 青霉素神药化的过程 | 第38-41页 |
2.2.1 对青霉素称号的神话 | 第38-39页 |
2.2.2 青霉素疗效的神话 | 第39-41页 |
2.3 广告宣传中的青霉素 | 第41-46页 |
2.3.1 花柳病圣药 | 第42-44页 |
2.3.2 青霉素广告中的宣传策略 | 第44-46页 |
2.4 青霉素的衍生含义 | 第46-51页 |
2.4.1 青霉素的政治隐喻 | 第47-48页 |
2.4.2 青霉素的文化比赋 | 第48-51页 |
第3章 青霉素在中国的临床应用 | 第51-82页 |
3.1 临床应用 | 第51-69页 |
3.1.1 青霉素的滥用和异化 | 第64-67页 |
3.1.2 青霉素引发的医疗纠纷 | 第67-69页 |
3.2 对青霉素的再认识 | 第69-76页 |
3.2.1 对青霉素毒副作用的认识 | 第70-72页 |
3.2.2 对青霉素疗效的再认识 | 第72-73页 |
3.2.3 青霉素用法的再探索 | 第73-76页 |
3.3 作为承前启后者的青霉素 | 第76-82页 |
3.3.1 青霉素对磺胺类药物的冲击 | 第77-79页 |
3.3.2 对其他类型抗生素的译介 | 第79-82页 |
第4章 青霉素的政治与生意 | 第82-90页 |
4.1 青霉素与国、共两党 | 第82-83页 |
4.2 青霉素的国产化 | 第83-87页 |
4.3 青霉素的市场 | 第87-90页 |
结语 | 第90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-10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