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--基于链式中介模型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1.2 研究问题与意义 | 第7-8页 |
1.2.1 研究问题 | 第7-8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8-9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| 第9-10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9页 |
1.4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9-10页 |
1.5 研究创新点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| 第12-28页 |
2.1 理论基础 | 第12-14页 |
2.1.1 计划行为理论 | 第12-13页 |
2.1.2 三元交互理论 | 第13-14页 |
2.2 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 | 第14-18页 |
2.2.1 创业的定义 | 第14-15页 |
2.2.2 创业教育的定义 | 第15页 |
2.2.3 创业教育的维度 | 第15-16页 |
2.2.4 创业教育的结果变量 | 第16-18页 |
2.3 创业能力的相关研究 | 第18-21页 |
2.3.1 创业能力的定义 | 第18-19页 |
2.3.2 创业能力的维度 | 第19页 |
2.3.3 创业能力的前置变量和结果变量 | 第19-21页 |
2.4 创业积极情绪的相关研究 | 第21页 |
2.4.1 积极情绪的定义 | 第21页 |
2.4.2 积极情绪的维度 | 第21页 |
2.4.3 创业情绪的结果变量 | 第21页 |
2.5 创业意向的相关研究 | 第21-24页 |
2.5.1 创业意向的内涵 | 第21-22页 |
2.5.2 创业意向的维度 | 第22页 |
2.5.3 创业意向的前置变量 | 第22-24页 |
2.6 创业行为的相关研究 | 第24-27页 |
2.6.1 创业行为的内涵 | 第24页 |
2.6.2 创业行为的文献梳理 | 第24-27页 |
2.7 文献述评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| 第28-34页 |
3.1 概念模型构建 | 第28-31页 |
3.1.1 模型来源分析 | 第28-30页 |
3.1.2 理论模型构建 | 第30-31页 |
3.2 研究假设提出 | 第31-34页 |
3.2.1 创业教育与创业行为的关系 | 第31页 |
3.2.2 创业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 | 第31-32页 |
3.2.3 创业能力的中介作用 | 第32页 |
3.2.4 创业意向的中介作用 | 第32页 |
3.2.5 链式中介作用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影响机理的实证分析 | 第34-48页 |
4.1 研究对象及问卷设计 | 第34-36页 |
4.1.1 研究对象 | 第34页 |
4.1.2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| 第34-36页 |
4.2 研究样本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2.1 问卷回收情况 | 第36页 |
4.2.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3 信度与效度分析 | 第38-41页 |
4.3.1 信度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3.2 效度分析 | 第39-41页 |
4.4 模型假设检验 | 第41-44页 |
4.4.1 控制变量显著性检验 | 第41页 |
4.4.2 链式中介作用检验 | 第41-44页 |
4.4.3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| 第44页 |
4.5 基于人口特征的多群组分析 | 第44-48页 |
4.5.1 多群组分析方法简介 | 第44页 |
4.5.2 多群组分析估计结果 | 第44-45页 |
4.5.3 多群组分析结果讨论 | 第45-48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8-51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48-49页 |
5.2 政策建议 | 第49-50页 |
5.3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62页 |
附录A: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2-63页 |
附录B: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行为问卷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