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 | 第4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5页 |
英文略缩词 | 第18-1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9-30页 |
1.1 引言 | 第19-20页 |
1.2 综述 | 第20-30页 |
1.2.1 侵袭性真菌病的概念及预防治疗的现实意义 | 第21页 |
1.2.2 流行病学特点及真菌致病机制 | 第21-22页 |
1.2.3 侵袭性真菌病的高危因素及危险分层 | 第22-25页 |
1.2.4 真菌药分类及作用机制 | 第25-27页 |
1.2.5 侵袭性真菌病诊断 | 第27-28页 |
1.2.6 IFD预防治疗 | 第28-30页 |
第2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3页 |
2.1 研究对象及研究步骤 | 第30页 |
2.1.1 研究对象 | 第30页 |
2.1.2 IFD预防方案 | 第30页 |
2.2 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标准 | 第30-31页 |
2.3 IFD突破后治疗策略 | 第31页 |
2.4 评价指标及定义 | 第31-32页 |
2.4.1 IFD预防疗效 | 第31页 |
2.4.2 预后指标评价 | 第31-32页 |
2.4.3 安全性评价 | 第32页 |
2.5 统计学方法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结果 | 第33-42页 |
3.1 一般资料 | 第33-35页 |
3.2 移植相关并发症 | 第35-36页 |
3.3 IFD发生及治疗 | 第36-39页 |
3.4 总生存率及无事件生存率 | 第39-41页 |
3.5 安全性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42-48页 |
4.1 IFD初级预防疗效 | 第42-45页 |
4.2 总生存及无事件生存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2.1 总生存及无事件生存 | 第45页 |
4.2.2 IFD突破对总生存影响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2.3 移植类型对总生存影响分析 | 第46页 |
4.3 安全性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4 总结 | 第47-48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7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