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--第Ⅳ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--钛副族(ⅣB族)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

TiO2分级纳米球的制备、异质结设计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1.1 半导体光催化产氢的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TiO_2简介第12-13页
    1.3 TiO_2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原理第13-14页
    1.4 影响TiO_2光催化性能的因素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粒径大小与比表面积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晶格缺陷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反应体系pH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光催化剂的浓度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光源与光照强度第15页
    1.5 提高TiO_2光催化性能的途径第15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离子掺杂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贵金属沉积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半导体异质结第19-22页
    1.6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2-23页
第二章 超薄锐钛矿TiO_2纳米片自组装纳米球的制备及光催化分解水性能的研究第23-39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3-24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催化剂的制备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主要表征及仪器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光催化分解水测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量子效率计算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7页
    2.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27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SEM和TEM形貌分析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XRD和Raman物相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BET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UVDRS和EPR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XPS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测试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机理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第三章 TiO_2分级纳米球负载Ag、Au和Pt纳米颗粒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的研究第39-5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9-40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催化剂的制备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主要表征及仪器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光催化分解水测试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1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41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微观结构与形貌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氧空位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诱导贵金属离子自发还原过程及其可能的机理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XRD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光吸收性能分析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XPS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TEM和EDX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PL分析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测试及其可能的光催化机理第50-5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四章 TiO_2分级纳米球/Ag3PO4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第55-69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5-56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催化剂的制备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主要表征及仪器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光催降解性能测试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7-58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58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XRD物相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光吸收性能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XPS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TEM形貌表征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稳定性测试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光催化机理分析第65-6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第五章 结论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8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86-87页
致谢第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镁基合金还原水合偏硼酸钠再生硼氢化钠
下一篇:基于酪氨酸酶响应的近红外“Turn-on”型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在黑色素瘤成像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