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3 主要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2-14页 |
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22页 |
2.1 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2.1.1 其他国家整理经验借鉴 | 第14-15页 |
2.1.2 农村土地整理与农户意愿研究 | 第15页 |
2.1.3 农村土地整理与整理时序判定 | 第15-16页 |
2.1.4 农村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| 第16页 |
2.1.5 农村土地整理与项目评价 | 第16-17页 |
2.2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7-21页 |
2.2.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内涵界定 | 第17页 |
2.2.2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研究 | 第17-18页 |
2.2.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2.4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模式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2.5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效益评价 | 第20-21页 |
2.3 小结 | 第21-22页 |
3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现状问题与区域差异研究 | 第22-31页 |
3.1 用地规模 | 第22-23页 |
3.2 用地结构 | 第23页 |
3.3 动态变化 | 第23-26页 |
3.3.1 城乡常住总人口与城乡建设用地增长匹配协调关系分析 | 第24-25页 |
3.3.2 城镇人口与城镇工矿用地增长匹配协调关系分析 | 第25页 |
3.3.3 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长匹配协调关系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4 布局模式 | 第26-29页 |
3.5 小结 | 第29-31页 |
4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 | 第31-47页 |
4.1 研究方法 | 第31-35页 |
4.1.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1-32页 |
4.1.2 指标权重及评价分值计算方法 | 第32-34页 |
4.1.3 整理分区三维模型 | 第34-35页 |
4.2 数据来源 | 第35页 |
4.3 计算结果及整理策略 | 第35-46页 |
4.3.0 指数值情况 | 第35-38页 |
4.3.1 分区结果 | 第38-41页 |
4.3.2 整理策略 | 第41-46页 |
4.4 小结 | 第46-47页 |
5 政策建议 | 第47-50页 |
5.1 提高村民的整理意愿 | 第47-48页 |
5.2 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 | 第48页 |
5.3 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及管控制度 | 第48-49页 |
5.4 小结 | 第49-50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3页 |
6.1 结论 | 第50-51页 |
6.2 展望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