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RFID系统认证协议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自动识别技术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课题研究意义及来源第11-12页
    1.2 RFID技术的发展及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RFID技术的发展历史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RFID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RFID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4-15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16-17页
第二章 RFID系统分析及安全概述第17-26页
    2.1 RFID系统的组成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标签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读写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后端数据库第21页
    2.2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第21-22页
    2.3 RFID系统的安全概述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RFID系统的通信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RFID系统的安全及隐私问题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RFID系统的安全需求第24-2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三章 RFID系统安全认证协议研究第26-41页
    3.1 相关密码学知识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哈希密码函数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椭圆曲线密码第26-29页
    3.2 RFID系统的安全协议第29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于物理方法的安全机制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基于密码技术的安全认证协议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RFID系统安全认证协议的分析第32-36页
    3.3 基于ECC的RFID系统认证协议的设计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协议的符号说明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协议的初始化阶段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协议的认证过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协议的可行性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四章 协议形式化证明及安全性能分析第41-52页
    4.1 协议的形式化验证方法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BNA逻辑的基本术语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BNA逻辑的推理规则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协议的安全性证明第43-44页
    4.2 协议的安全及性能分析第44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协议的安全性分析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协议的性能分析第47-51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8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多正则约束低秩矩阵分解的基因特征提取
下一篇:基于机器视觉的天地盖制盒机定位贴合系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