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市场论文

关联方交易对特别风险影响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目的第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20-21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研究内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研究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创新点第23-24页
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4-38页
    2.1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关联方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关联方关系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关联方交易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关联方交易的两面性第28-29页
    2.2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概述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审计的相关风险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第32-33页
    2.3 关联方交易特别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关联方交易对审计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关联方交易特别风险的识别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关联方交易特别风险的评估第35-36页
    2.4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6-38页
第3章 关联方交易对特别风险影响的分析第38-46页
    3.1 关联方交易对特别风险影响机理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关联方交易舞弊动机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公司治理的影响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内部控制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市场监管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3.2 关联方交易对特别风险影响因素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关联方交易类型的影响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关联方交易目的的影响分析第43-46页
第4章 关联方交易对特别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6-70页
    4.1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46-48页
    4.2 变量的定义及选取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被解释变量的分析及确定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解释变量的分析及确定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控制变量的设计第50-51页
    4.3 目标样本的确定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样本选取的标准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样本的确定第53-54页
    4.4 模型的选取与设计第54-55页
    4.5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4.6 相关性分析第57-61页
    4.7 logistic回归分析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logistic回归统计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logistic回归结论第67页
    4.8 模型的案例应用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8.1 万孚生物应用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8.2 四环生物应用分析第68-70页
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70-72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70页
    5.2 审计风险评估工作的对策建议第70-71页
    5.3 局限性与未来展望第71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第76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附录第78-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邮储银行J分行个人商务贷款营销策略研究
下一篇:共同分析师与公司投资--来自券商借壳上市事件的准自然实验证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