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高分子化学(高聚物)论文

木质素的降色及其在木质素基化学品中的应用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42页
    1.1 生物质资源简述第13-14页
    1.2 木质素的基本概念第14-16页
    1.3 工业木质素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木质素磺酸盐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碱木质素与硫酸盐木质素第17-18页
    1.4 木质素的利用第18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木质素的分散性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木质素染料分散剂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木质素的紫外线吸收特性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基于木质素紫外吸收特性的新应用第22-24页
    1.5 木质素的颜色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松柏醛、阿魏酸及联二苯结构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醌型结构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芪类及其他不饱和结构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缩合结构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5 金属离子及氢键的影响第30页
    1.6 木质素的降色第30-32页
    1.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7.3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34-35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35-42页
第二章 硫酸盐木质素的磺化改性及颜色表现第42-6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42-43页
    2.2 材料与方法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材料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高温磺化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磺甲基化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丁烷磺内酯磺化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磺化度测定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紫外及可见光(UV-vis)光谱测定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~1H核磁共振图谱分析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0 白度测试第45-46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46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木质素磺酸盐的制备与磺化度测定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UV-vis光谱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各组分相对分子质量比较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红外光谱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~1H核磁共振图谱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木质素磺酸盐颜色评价第56-58页
    2.4 本章总结第5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58-62页
第三章 硫酸盐木质素的醇分级降色第62-8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62-63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方法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材料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硫酸盐木质素的分级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凝胶色谱法(GPC)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~(13)C核磁共振(NMR)谱图分析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二维碳氢相关谱(2D-HSQC)谱图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木质素的碱性硝基苯氧化(NBO)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木质素级份的热重分析及元素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65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木质素的醇分级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分级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木质素热稳定性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木质素级份之间的结构差异第71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引起木质素级份颜色差异的原因第76-77页
    3.4 本章总结第77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77-82页
第四章 浅色木质素磺酸盐的制备与性能评价第82-10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82-83页
    4.2 材料与方法第83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材料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木质素的分级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木质素的磺化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磺化度的测定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凝胶色谱法(GPC)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傅里叶变换(FTIR)红外光谱分析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~1H核磁共振谱图分析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8 样品颜色表现评测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9 木质素分散剂的沾污性评测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0 木质素分散剂的分散性及热稳定性分析第85-86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86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木质素红外光谱分析第87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~1H核磁共振图谱分析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木质素样品的颜色评价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木质素磺酸盐的分散性及热稳定性评测第92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木质素磺酸盐的沾污性评测第95-97页
    4.4 本章总结第97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97-101页
第五章 微观形貌对木质素颜色的影响第101-118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101-102页
    5.2 材料与方法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实验材料第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木质素的干燥第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木质素微颗粒的制备第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木质素的乙酰化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木质素样品的表征与评价第103-104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104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干燥方式对木质素颜色的影响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微观形貌与木质素颜色的关系第106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浅色木质素的设计与制备第110-114页
    5.4 本章总结第114-115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15-118页
第六章 浅色木质素基防晒霜的制备与评价第118-133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118-119页
    6.2 材料与方法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实验材料第11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防晒霜木质素填料的制备第11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木质素基防晒霜的制备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紫外防护性能测试第12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防晒因子(SPF)的计算第12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6 防晒剂及防晒霜的红外光谱表征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7 木质素基防晒霜的紫外老化实验第121页
    6.3 结果与讨论第121-13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木质素与工业防晒剂的紫外吸收效果对比第121-12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木质素防晒效果评价第124-12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共混木质素防晒霜的颜色及性能表现第126-12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木质素增强防晒效果的原因第128-130页
    6.4 本章总结第130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30-133页
结论与展望第133-136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6-138页
致谢第138-139页
附件第139页

论文共13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性能石墨相氮化碳基光催化材料的设计、制备及其活性
下一篇:亚胺为中间体的氮杂环偶联反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