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预算、决算论文

我国“三公”经费的公共预算监督机制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背景、框架与方法第7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7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7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第1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文献综述第10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分析框架第20-21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22-23页
2.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第23-31页
    2.1 概念界定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“三公”经费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公共预算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公共预算监督机制第26-27页
    2.2 理论分析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“三公”经费公共预算监督的标准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“三公”经费的公共预算绩效的评估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“三公”经费的公共预算监督的问责第29-31页
3 我国“三公”经费公共预算监督:现状、问题与成因第31-53页
    3.1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数据来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样本情况第32-34页
    3.2 研究方法与操作过程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研究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操作过程第35-36页
    3.3 分析结果与因果探讨第36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“三公”经费公共预算监督的现状第3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“三公”经费公共预算监督的问题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“三公”经费预算监督失范的原因第51-53页
4 国外“三公”经费的公共预算监督经验第53-57页
    4.1 英国“三公”经费的公共预算监督经验第53-54页
    4.2 美国“三公”经费的公共预算监督经验第54-55页
    4.3 日本“三公”经费的公共预算监督经验第55-57页
5 构建“三公”经费公共预算监督机制的政策建议第57-65页
    5.1 夯实“三公”经费公共预算监督的法律法规基础第57-58页
    5.2 建立“三公”经费公共预算监督的权力制衡机制第58-60页
    5.3 健全“三公”经费公共预算监督的绩效管理机制第60-62页
    5.4 完善“三公”经费公共预算监督的社会参与机制第62-65页
6. 结论与讨论第65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2页
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2-73页
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研究项目第73-74页
附录三 分析样本第74-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X国有商业银行内蒙古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
下一篇:新兴经济体商品进口需求结构变化及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