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种绣球花新引进品种的快繁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绣球花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 | 第10-11页 |
1.1.1 形态特征 | 第10-11页 |
1.1.2 生态习性 | 第11页 |
1.1.3 绣球花的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 | 第11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3 国内外的绣球花快繁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1 国外的绣球花快繁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2 国内的绣球花快繁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4-17页 |
1.4.1 新引进绣球花品种的物候期观察 | 第14-15页 |
1.4.2 新引进绣球花品种的组织培养 | 第15页 |
1.4.3 新引进绣球花品种的扦插 | 第15-16页 |
1.4.4 主要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22页 |
2.1 6种绣球花新引进品种的物候期观察 | 第17页 |
2.1.1 物候期观察地点 | 第17页 |
2.1.2 物候期观察材料 | 第17页 |
2.1.3 物候期观察内容 | 第17页 |
2.2 6种绣球花新引进品种的组织培养试验 | 第17-20页 |
2.2.1 组织培养材料 | 第17页 |
2.2.2 组织培养方法 | 第17-18页 |
2.2.3 外植体芽诱导不同浓度激素组合 | 第18-19页 |
2.2.4 生根试验不同浓度激素组合 | 第19-20页 |
2.3 6种绣球花新引进品种的扦插试验 | 第20-22页 |
2.3.1 扦插材料 | 第20页 |
2.3.2 扦插地点及概述 | 第20页 |
2.3.3 扦插试验方法 | 第20-22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2-48页 |
3.1 6种绣球花新引进品种的物候期生长曲线分析 | 第22-25页 |
3.2 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外植体芽分化的影响 | 第25-35页 |
3.3 不同激素组合对新品种绣球花诱导生根影响 | 第35-44页 |
3.4 不同基质组合对新品种绣球花扦插生根的影响 | 第44-48页 |
4 结论与讨论 | 第48-50页 |
4.1 结论 | 第48-49页 |
4.2 讨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5页 |
附录A:试验相关图片 | 第55-60页 |
附录B:英文符号及中英文对照表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