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--环境监测论文--水质监测论文

紫外—可见光谱法水质COD检测的浊度处理方法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英文摘要第4-5页
1 绪论第8-17页
    1.1 水质检测背景及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水质单参数检测技术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水质多参数检测技术第13-15页
    1.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7页
2 紫外-可见光谱法测量浊度的理论基础第17-27页
    2.1 紫外-可见光谱法水质检测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组成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朗伯-比尔定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紫外-可见光谱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紫外-可见光谱法水质检测系统构成第19-20页
    2.2 水的浊度定义及单位第20-21页
    2.3 浊度检测方法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透射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散射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散射光和透射光比值法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漫反射法第24-25页
    2.4 浊度检测方法的选取第25-26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3 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的不同水体分类研究第27-38页
    3.1 光谱法水体分类方案构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水体分类的意义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光谱处理流程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3.2 光谱法水体分类原理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数据降维的意义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常用降维方法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PCA降维原理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广义判别分类方法第33-34页
    3.3 水体光谱处理结果及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水样光谱分类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水体分类结果及评价第36-3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4 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的浊度处理技术研究第38-45页
    4.1 浊度与COD的关系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浊度在光谱中的体现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浊度对水质COD检测的影响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COD对浊度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4.2 光谱曲线校正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常用光谱曲线校正方法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多元散射校正原理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校正效果及评价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浊度参数模型建立及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5 水样浊度处理的实验研究第45-54页
    5.1 实验系统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验设备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验方案第47-48页
    5.2 程序生成及调用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数据采集程序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动态链接库生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动态链接库调用第49页
    5.3 实验过程及结果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实验溶液的配制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水样光谱采集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处理结果及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6 总结与展望第54-56页
    6.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第54-55页
    6.2 后续研究工作与展望第55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2页
附录第62页
    A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2页
    B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类石墨烯C3N4二维片状材料的制备及其甲醇催化性能的研究
下一篇:二氧化铈及其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