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导论 | 第12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方法、内容及框架 | 第14-15页 |
1.2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2.2 研究内容及思路 | 第15页 |
1.3 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5-18页 |
2 国内外学者关于竞争力的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8-26页 |
2.1 竞争与竞争力的概念 | 第18页 |
2.2 国内外学者关于竞争力的研究成果 | 第18-24页 |
2.2.1 国外学者关于竞争力的研究成果 | 第18-23页 |
2.2.2 国内学者关于竞争力的研究成果 | 第23-24页 |
2.3 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简要述评 | 第24-26页 |
3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概念及评价方法 | 第26-34页 |
3.1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概念 | 第26页 |
3.2 商业银行竞争力主要评价方法 | 第26-28页 |
3.3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概念及两个基本模型 | 第28-31页 |
3.3.1 数据包络分析法介绍 | 第28-29页 |
3.3.2 两个基本模型 | 第29-31页 |
3.4 熵权法的简要介绍及其步骤 | 第31-33页 |
3.4.1 熵权法简要介绍 | 第31-32页 |
3.4.2 熵权法的一般计算步骤 | 第32-33页 |
3.5 运用两种方法评价城商行竞争力的适用性 | 第33-34页 |
4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 | 第34-52页 |
4.1 城市商业银行样本选取及指标体系建立 | 第34-38页 |
4.1.1 城市商业银行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| 第34-35页 |
4.1.2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原则 | 第35-38页 |
4.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| 第38-43页 |
4.2.1 运行结果及排名 | 第38-41页 |
4.2.2 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3 基于熵权法的实证研究 | 第43-49页 |
4.3.1 得分计算及排名 | 第43-47页 |
4.3.2 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| 第47-49页 |
4.4 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熵权法竞争力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| 第49页 |
4.5 影响中部城商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| 第49-52页 |
4.5.1 运作模式和经营理念滞后,市场定位不清,发展战略不够优化 | 第50页 |
4.5.2 公司治理不完善,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,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 | 第50页 |
4.5.3 金融创新能力以及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水平比较低 | 第50页 |
4.5.4 整个中部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| 第50-52页 |
5 提升中部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| 第52-56页 |
5.1 彻底更新经营理念,科学确立发展战略、明晰自身定位 | 第52-53页 |
5.1.1 彻底更新经营理念,科学确立发展战略 | 第52页 |
5.1.2 明确自身定位,走特色化经营之路 | 第52-53页 |
5.2 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,加强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力度 | 第53-54页 |
5.2.1 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,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| 第53页 |
5.2.2 守牢风险底线、加强内部控制 | 第53-54页 |
5.2.3 加强信息披露 | 第54页 |
5.3 积极推进业务创新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| 第54页 |
5.3.1 积极推进业务创新 | 第54页 |
5.3.2 “人才兴行”,高度重视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| 第54页 |
5.4 改善经济发展质量,加快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步伐 | 第54-56页 |
6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6页 |
6.2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8页 |
致谢 | 第68-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