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13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| 第16-18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1.3.3 本文章节安排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创新 | 第18-21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.2 创新点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研究的理论构建及总体设计 | 第21-37页 |
2.1 理论渊源 | 第21-23页 |
2.2 以往研究取得的进展 | 第23-31页 |
2.2.1 双元能力及其相关概念 | 第23-25页 |
2.2.2 双元能力的结构 | 第25-26页 |
2.2.3 双元能力与绩效关系 | 第26-28页 |
2.2.4 双元能力影响要素的研究 | 第28-31页 |
2.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| 第31-34页 |
2.3.1 双元能力的操作化 | 第32-33页 |
2.3.2 双元能力的多层次分析 | 第33-3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7页 |
第3章 双元能力绩效机制整合模型的实证研究 | 第37-59页 |
3.1 研究目的 | 第37-38页 |
3.2 理论推导与研究假设 | 第38-43页 |
3.2.1 理论模型 | 第38-40页 |
3.2.2 探索、开发及双元能力与企业绩效 | 第40-41页 |
3.2.3 新产品开发的中介效应 | 第41-42页 |
3.2.4 环境不确定性调节效应 | 第42页 |
3.2.5 冗余资源的调节效应 | 第42-43页 |
3.3 研究方法 | 第43-49页 |
3.3.1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| 第44页 |
3.3.2 变量测量 | 第44-45页 |
3.3.3 数据同源偏差检验 | 第45-46页 |
3.3.4 因子分析和效度分析 | 第46-49页 |
3.4 实证分析 | 第49-57页 |
3.4.1 样本特征描述 | 第49-50页 |
3.4.2 回归分析与检验 | 第50-55页 |
3.4.3 结果讨论 | 第55-5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4章 双元能力领导型前件:一个被调节中介模型及检验 | 第59-79页 |
4.1 研究目的 | 第59页 |
4.2 理论模型 | 第59-63页 |
4.2.1 双元领导力 | 第61-62页 |
4.2.2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 | 第62-63页 |
4.2.3 高管团队冒险倾向 | 第63页 |
4.3 研究假设 | 第63-67页 |
4.3.1 双元领导力对双元能力影响的主效应分析 | 第63-64页 |
4.3.2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在双元领导力和双元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| 第64-66页 |
4.3.3 高管团队冒险倾向的调节效应及对整体中介模型的调节效应分析 | 第66-67页 |
4.4 研究方法 | 第67-71页 |
4.4.1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| 第67-68页 |
4.4.2 变量测量 | 第68-69页 |
4.4.3 一致性分析 | 第69-71页 |
4.4.4 验证性因子分析 | 第71页 |
4.5 数据分析 | 第71-77页 |
4.5.1 样本特征描述 | 第71-72页 |
4.5.2 相关性分析 | 第72页 |
4.5.3 假设检验 | 第72-76页 |
4.5.4 结果讨论 | 第76-77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77-79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9-87页 |
5.1 主要结论与发现 | 第79-82页 |
5.1.1 双元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| 第79-81页 |
5.1.2 领导力与双元能力的调解中介关系 | 第81-82页 |
5.2 管理启示 | 第82-83页 |
5.3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| 第83-87页 |
5.3.1 样本的抽样方式 | 第83-84页 |
5.3.2 样本的覆盖区域 | 第84页 |
5.3.3 绩效的衡量 | 第84页 |
5.3.4 截面数据的局限性 | 第84页 |
5.3.5 双元领导力的测量 | 第84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9页 |
附录:总经理与高管团队之间交互行为调研问卷 | 第99-103页 |
致谢 | 第103-105页 |
在读期间发衰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| 第105-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