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缩写词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3页 |
1.1 肿瘤代谢 | 第13-16页 |
1.1.1 Warburg效应简介 | 第13-14页 |
1.1.2 肿瘤细胞发生Warburg效应的解释 | 第14页 |
1.1.3 肿瘤代谢与肿瘤信号通路的关系 | 第14-16页 |
1.2 PKM2 | 第16-20页 |
1.2.1 PKM2简介 | 第16-17页 |
1.2.2 PKM2与Warburg效应 | 第17-18页 |
1.2.3 PKM2与肿瘤信号通路的交叉通讯 | 第18-20页 |
1.3 沉默PKM2对于肿瘤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 | 第20-23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20页 |
1.3.2 研究方法及内容 | 第20-22页 |
1.3.3 研究意义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PKM2稳定沉默细胞株的获得及初步分析 | 第23-37页 |
2.1 引言 | 第23-24页 |
2.2 材料和方法 | 第24-30页 |
2.2.1 材料 | 第24-27页 |
2.2.2 方法 | 第27-30页 |
2.3 结果 | 第30-35页 |
2.3.1 PKM2稳定沉默细胞株的获得及检验 | 第30-32页 |
2.3.2 PKM2稳定沉默细胞株沉默效率的分析 | 第32-33页 |
2.3.3 PKM2稳定沉默细胞株细胞增殖速率测定和形态观察 | 第33-35页 |
2.4 小结与讨论 | 第35-37页 |
2.4.1 PKM2稳定沉默细胞株的获得及检验 | 第35-36页 |
2.4.2 PKM2稳定沉默细胞株沉默效率的分析 | 第36页 |
2.4.3 PKM2稳定沉默细胞株中细胞增殖速率和细胞形态的改变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PKM2稳定沉默细胞株糖酵解蛋白表达及细胞内蛋白修饰情况 | 第37-49页 |
3.1 引言 | 第37页 |
3.2 材料和方法 | 第37-38页 |
3.2.1 材料 | 第37-38页 |
3.2.2 方法 | 第38页 |
3.3 结果 | 第38-46页 |
3.3.1 PKM2稳定沉默细胞株中糖酵解及氧化磷酸化相关蛋白表达量的改变 | 第38-40页 |
3.3.2 PKM2稳定沉默细胞株中全细胞水平磷酸化修饰的改变 | 第40-43页 |
3.3.3 PKM2稳定沉默细胞株中全细胞水平乙酰化修饰和糖基化修饰的改变 | 第43-46页 |
3.4 小结与讨论 | 第46-49页 |
3.4.1 PKM2稳定沉默细胞株糖酵解相关蛋白表达量的改变 | 第46-47页 |
3.4.2 PKM2稳定沉默细胞株中全细胞水平蛋白质修饰的改变 | 第47-49页 |
第四章 沉默PKM2引起AKT信号通路的激活 | 第49-64页 |
4.1 引言 | 第49页 |
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49-50页 |
4.2.1 材料 | 第49页 |
4.2.2 方法 | 第49-50页 |
4.3 结果 | 第50-61页 |
4.3.1 PKM2稳定沉默细胞株中磷酸化AKT的水平发生了升高 | 第50-53页 |
4.3.2 PKM2稳定沉默细胞株中AKT下游蛋白GSK3β和TSC2也被激活 | 第53-56页 |
4.3.3 3 PKM2稳定沉默细胞株中磷酸化ERK1/2的水平发生了升高 | 第56-57页 |
4.3.4 PKM2回复表达后AKT磷酸化恢复到正常水平 | 第57-61页 |
4.4 小结与讨论 | 第61-64页 |
4.4.1 PKM2稳定沉默细胞中磷酸化AKT水平升高 | 第61-62页 |
4.4.2 回复表达PKM2可以恢复AKT的磷酸化水平 | 第62-64页 |
第五章 PKM2沉默引起磷酸化AKT上调的机理研究及作用分析 | 第64-79页 |
5.1 引言 | 第64页 |
5.2 材料和方法 | 第64-66页 |
5.2.1 材料 | 第64-65页 |
5.2.2 方法 | 第65-66页 |
5.3 结果 | 第66-76页 |
5.3.1 PKM2稳定沉默细胞株中AKT磷酸化不依赖于EGFR,但是依赖于PI3K | 第66-68页 |
5.3.2 PKM2沉默细胞中糖酵解受到抑制从而引起PI3K-AKT信号通路的激活 | 第68-72页 |
5.3.3 PI3K抑制剂LY294002可以显著抑制PKM2稳定沉默细胞株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| 第72-76页 |
5.4 小结与讨论 | 第76-79页 |
5.4.1 PKM2沉默破坏糖酵解引起细胞内AKT磷酸化的升高 | 第77页 |
5.4.2 PKM2沉默细胞的存活和增殖依赖于PI3K-AKT信号通路的激 | 第77-79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9-81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79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79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90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90-91页 |
致谢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