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4页 |
Abstract | 第14-18页 |
第一部分 血根碱对人肝细胞色素 P450 酶的抑制研究 | 第19-37页 |
(一) 前言 | 第19-21页 |
(二) 材料和方法 | 第21-23页 |
1.试剂 | 第21页 |
2.实验仪器 | 第21页 |
3. HLMs 的孵育体系 | 第21-22页 |
4. 血根碱对各个亚型 CYP 酶的可逆抑制 | 第22页 |
5. 血根碱对各个亚型 CYP 酶基于时间依赖的抑制 | 第22-23页 |
6. 血浆游离分数的测定 | 第23页 |
7. 基于体外数据预测体内抑制程度 | 第23页 |
(三) 结果 | 第23-26页 |
1. 血根碱对各个亚型 CYP 酶的可逆抑制制 | 第23-24页 |
2. 血根碱对各个亚型 CYP 酶基于时间依赖的抑制 | 第24-25页 |
3. 体内DDI预测 | 第25-26页 |
(四) 讨论 | 第26-31页 |
(五)结论 | 第31-32页 |
(六)参考文献 | 第32-37页 |
第二部分 血根碱对人恶性黑素瘤 451LU 细胞侵袭、转移能力的影响 | 第37-64页 |
(一)前言 | 第37-38页 |
(二)材料和方法 | 第38-45页 |
1. 材料 | 第38-39页 |
1.1 主要试剂 | 第38页 |
1.2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8-39页 |
1.3 细胞系 | 第39页 |
2. 实验方法 | 第39-45页 |
2.1 451LU、WM35、ECV304 细胞复苏 | 第39页 |
2.2 451LU、WM35、ECV304 细胞传代 | 第39-40页 |
2.3 细胞活力测定 | 第40页 |
2.4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根碱对451LU细胞活力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2.5 细胞划痕实验 | 第41页 |
2.6 基质-细胞粘附实验 | 第41页 |
2.7 Transwell 肿瘤侵袭实验 | 第41页 |
2.8 血根碱对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2.9 相关基因 mRNA 的表达 | 第42-43页 |
2.9.1 细胞总RNA的提取 | 第42页 |
2.9.2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体外扩增 DNA | 第42页 |
2.9.3 realtime PCR 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 | 第42-43页 |
2.10 免疫细胞化学 | 第43页 |
2.11 Western blot 检测 MMP、ICAM-1、FAK、p-FAK 蛋白水平 | 第43-45页 |
2.11.1 蛋白样品的制备 | 第43-44页 |
2.11.2 蛋白样品的定量 | 第44页 |
2.11.3 SDS-PAGE 电泳 | 第44页 |
2.11.4 转膜 | 第44-45页 |
2.11.5 抗体孵育 | 第45页 |
2.11.6 蛋白质的化学发光检测 | 第45页 |
2.12 统计学分析 | 第45页 |
(三)结果 | 第45-53页 |
1.SRB法检测血根碱对451LU细胞细胞活力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2.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根碱对451LU细胞活力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3.血根碱对451LU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4.血根碱对451LU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5.血根碱对451LU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6.血根碱对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7.WM35及451LU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差异 | 第51页 |
8.血根碱对 451LU 细胞 MMP2、ICAM-1mRNA 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9.血根碱对 451LU 细胞 FAK、p-FAK 蛋白表达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(四)讨论 | 第53-57页 |
(五)总结 | 第57-58页 |
(六)参考文献 | 第58-64页 |
第三部分 451LU 细胞三维培养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| 第64-83页 |
(一)前言 | 第64页 |
(二)材料和方法 | 第64-69页 |
1. 主要试剂及仪器 | 第64-65页 |
1.1 主要试剂 | 第64页 |
1.2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64-65页 |
1.3 细胞系 | 第65页 |
2. 实验方法 | 第65-69页 |
2.1 451LU 细胞复苏 | 第65页 |
2.2 451LU 细胞传代 | 第65-66页 |
2.3 鼠尾胶原的制备 | 第66页 |
2.4 451LU 细胞三维模型的构建 | 第66页 |
2.5 细胞形态学观察 | 第66页 |
2.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| 第66页 |
2.7 生长曲线测定 | 第66-68页 |
2.7.1 总 DNA 的提取 | 第66-67页 |
2.7.2 DNA 定量 | 第67-68页 |
2.8 总 RNA 的抽提 | 第68页 |
2.9 PCR 技术体外扩增 DNA | 第68页 |
2.10 相关基因 mRNA 的检测 | 第68-69页 |
2.11 统计学分析 | 第69页 |
(三)结果 | 第69-74页 |
1.二维与三维培养条件,451LU 细胞形态的变化 | 第69-70页 |
2.二维与三维培养条件,451LU 细胞生长曲线的变化 | 第70页 |
3.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三维培养条件下 451LU 细胞细胞活力的变化 | 第70-71页 |
4.阿霉素、长春碱、紫杉醇、血根碱对二维与三维培养条件下 451LU细胞细胞活力的影响 | 第71-73页 |
5.二维与三维培养条件下, 451LU 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| 第73-74页 |
(四)讨论 | 第74-78页 |
(五)总结 | 第78-79页 |
(六)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综述 | 第83-10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100页 |
发表文章、参与课题及科研获奖 | 第100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-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