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3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0-17页 |
1.1.1 表面处理技术 | 第10-12页 |
1.1.2 局部排风 | 第12-13页 |
1.1.3 槽边排风罩排风量的计算方法 | 第13-17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2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20-22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22页 |
1.4 研究意义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表面处理车间局部排风理论基础 | 第23-33页 |
2.1 局部排风气流分布 | 第23-29页 |
2.1.1 吸气气流运动规律 | 第23-25页 |
2.1.2 吹气气流运动规律 | 第25-28页 |
2.1.3 吹吸气流联合作用运动规律 | 第28-29页 |
2.2 污染物散发规律 | 第29-32页 |
2.2.1 污染物散发量预测方法 | 第29-31页 |
2.2.2 污染物空间浓度分布 | 第31-32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实验研究 | 第33-44页 |
3.1 流速场研究 | 第33-40页 |
3.1.1 实验系统设计 | 第33-34页 |
3.1.2 实验设备 | 第34页 |
3.1.3 实验内容及方法 | 第34页 |
3.1.4 实验工况 | 第34-40页 |
3.2 污染物排出效果及蒸发速率研究 | 第40-43页 |
3.2.1 实验系统设计 | 第40页 |
3.2.2 实验设备 | 第40-41页 |
3.2.3 污染物排出效果实验研究 | 第41-42页 |
3.2.4 污染物蒸发速率实验研究 | 第42-43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数值计算方法的验证 | 第44-55页 |
4.1 CFD计算理论基础 | 第44-46页 |
4.1.1 质量守恒方程 | 第44-45页 |
4.1.2 动量守恒方程 | 第45页 |
4.1.3 能量守恒方程 | 第45-46页 |
4.1.4 组分守恒方程 | 第46页 |
4.1.5 湍流模型 | 第46页 |
4.2 流速场模拟验证 | 第46-51页 |
4.2.1 物理模型 | 第46-47页 |
4.2.2 数学模型 | 第47-48页 |
4.2.3 工况验证 | 第48-51页 |
4.3 污染物排出效果模拟验证 | 第51-54页 |
4.3.1 物理模型 | 第51页 |
4.3.2 数学模型 | 第51-52页 |
4.3.3 工况验证 | 第52-5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不同影响因素对排风效果分析 | 第55-81页 |
5.1 控制风速和污染物浓度控制区的选定 | 第55-60页 |
5.2 单侧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排风效果分析 | 第60-67页 |
5.2.1 控制风速为 0.2m/s时槽宽对排风量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5.2.2 控制风速为 0.25m/s时槽宽对排风量的影响 | 第61-63页 |
5.2.3 控制风速为 0.3m/s时槽宽对排风量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5.2.4 槽长对排风效果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5.2.5 各影响因素耦合分析 | 第65-67页 |
5.3 双侧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排风效果分析 | 第67-74页 |
5.3.1 控制风速为 0.2m/s时槽宽对排风量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5.3.2 控制风速为 0.25m/s时槽宽对排风量的影响 | 第68-70页 |
5.3.3 控制风速为 0.3m/s时槽宽对排风量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5.3.4 槽长对排风效果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5.3.5 各影响因素耦合分析 | 第72-74页 |
5.4 吹吸式槽边排风罩的排风效果简要分析 | 第74-77页 |
5.4.1 理论设计计算工况 | 第74-75页 |
5.4.2 优化设计工况 | 第75-77页 |
5.4.3 计算结果分析 | 第77页 |
5.5 不同排风罩型式所需排风量对比分析 | 第77-78页 |
5.6 不同计算方法所得排风量对比 | 第78-80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81-83页 |
6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81-82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6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86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