泾河两岸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历史演化研究--以长武至泾阳段为例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0 前言 | 第10-16页 |
·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·滑坡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滑坡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| 第10-11页 |
·滑坡形成演化及机理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滑坡数值模拟研究 | 第12页 |
·滑坡防治措施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3-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1 地质环境条件 | 第16-25页 |
·泾河中下游走廊带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6-17页 |
·气象 | 第17-18页 |
·水文 | 第18页 |
·地形地貌 | 第18-20页 |
·地层岩性 | 第20-22页 |
·地质构造 | 第22页 |
·水文地质条件 | 第22-23页 |
·人类工程活动 | 第23-25页 |
2 滑坡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| 第25-33页 |
·泾河沿岸滑坡时空分布规律 | 第25-29页 |
·泾河两岸滑坡时间分布规律 | 第25-26页 |
·泾河两岸滑坡空间分布规律 | 第26-29页 |
·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 | 第29-33页 |
·内在因素 | 第30页 |
·外在因素 | 第30-33页 |
3 泾河沿岸斜坡结构类型 | 第33-36页 |
·泾河沿岸斜坡类型 | 第33-34页 |
·按人工改造程度分类 | 第33页 |
·按岩性不同分类 | 第33页 |
·按斜坡高度分类 | 第33-34页 |
·按斜坡坡度分类 | 第34页 |
·泾河沿岸斜坡结构类型 | 第34-36页 |
4 典型滑坡机制初探及历史演化研究 | 第36-47页 |
·西河滩滑坡 | 第36-42页 |
·斜坡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形态特征 | 第36-37页 |
·西河滩滑坡机制初探 | 第37-40页 |
·西河滩滑坡历史演化 | 第40-42页 |
·唐家村滑坡 | 第42-47页 |
·斜坡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形态特征 | 第42-43页 |
·唐家村滑坡机制初探 | 第43-45页 |
·唐家村滑坡历史演化 | 第45-47页 |
5 基于离散元法的典型滑坡数值模拟 | 第47-62页 |
·概述 | 第47-48页 |
·2D-Block软件的基本原理 | 第48-54页 |
·离散单元法的基本思想 | 第48-49页 |
·离散单元法的基本方程 | 第49-50页 |
·参数和本构模型 | 第50-54页 |
·典型滑坡演化模拟 | 第54-62页 |
·西河滩滑坡演化分析 | 第54-57页 |
·唐家村滑坡演化分析 | 第57-62页 |
6 泾河两岸滑坡防治措施 | 第62-67页 |
·防治原则 | 第62-63页 |
·防治措施 | 第63-67页 |
·削坡减载 | 第63-64页 |
·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 | 第64页 |
·设置抗滑建筑物 | 第64-66页 |
·改善滑带土性质 | 第66-67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结论 | 第67-68页 |
展望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7页 |
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工程项目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