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

“无我之蕴”:艾略特诗歌疗愈功能研究

致谢第5-7页
摘要第7-8页
Abstract第8-9页
1 绪论第12-28页
    1.1 选题缘起:艾略特的生命力第12-15页
    1.2 研究对象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综述第16-21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与思路:艾略特与“生成”第21-28页
2 小我之殇:艾略特的具身化诗学第28-56页
    2.1 疾病遭遇与艺术创作第30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患病诗人的具身化体验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神经科医生的具身化治疗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诗学体系中的具身化意识第40-44页
    2.2 非个性化诗学:诗人的自我疗愈第44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转译—转化:诗歌治疗的理念革新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临床凝视:诗歌治疗的客体化视角第49-56页
3 大我之境:诗歌语言的延展式情境第56-81页
    3.1 生理症状与诗学符号第56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症状作为指称对象:神经症的症候式再现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症状作为指涉手法:神经症的结构式再现第62-66页
    3.2 神经症的文化语境第66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身体内部的真理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意识的健康模式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语言之力的“镜-观”与“动-观”第75-81页
4 无我之蕴:疗愈性的生成第81-118页
    4.1 整合断裂的经验:诗学空间与神经美学第81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碎片化与神经生理学结构第83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突触间隙与诗歌的语义模式第86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苦读者的游戏:主体的碎片化与整合第89-97页
    4.2 融合分离的情思:听觉想象与宗教感受力第97-10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宗教感受力的生成第97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感知阈限的突破第99-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顽固语言结构的处理第103-106页
    4.3 审视现代唯我论:语言与象征性曼荼罗第10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贯穿玫瑰园的曼荼罗意象第106-11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曼荼罗的时空观第113-11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诗歌语言的悖论与循环第115-118页
5 结论第118-121页
参考文献第121-130页
作者简历第130页

论文共13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叙事建构论--自我、身份及主体建构的叙事研究
下一篇:国家如船:美国内战之前的航海叙事与国家想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