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·引言 | 第9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·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思路 | 第11-13页 |
·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论文研究的思路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设计的关键理论和技术 | 第13-24页 |
·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 | 第13-18页 |
·Geodatabase数据模型概述 | 第13-15页 |
·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的操作 | 第15-16页 |
·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优点 | 第16-18页 |
·ArcSDE技术 | 第18-21页 |
·ArcSDE简介 | 第18页 |
·ArcSDE的主要功能 | 第18-19页 |
·ArcSDE的空间存储模型 | 第19-21页 |
·SQL Server 2005简介 | 第21-24页 |
·SQL Server 2005的特点 | 第21-22页 |
·SQL Server 2005的体系结构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设计 | 第24-53页 |
·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| 第24页 |
·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设计的技术路线 | 第24-26页 |
·土地调查数据的分类和组织 | 第26页 |
·确立数据的逻辑模型和关系 | 第26-28页 |
·用地理数据结构描述各种土地调查数据 | 第28-30页 |
·将土地调查数据的地理特征匹配到Geodatabase数据模型中 | 第30页 |
·组织Geodatabase数据入库,进入地理数据集 | 第30-40页 |
·基于UML的数据库设计 | 第32-37页 |
·数据库空间参考系统的设计 | 第37-40页 |
·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关键性问题的考虑 | 第40-53页 |
·数据库的编码设计 | 第40-42页 |
·数据字典的设计 | 第42-43页 |
·元数据库的设计 | 第43-46页 |
·数据的输入及质量控制问题 | 第46页 |
·数据的多用户环境下的使用 | 第46-47页 |
·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| 第47-52页 |
·数据库的安全控制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实现 | 第53-66页 |
·数据库的连接 | 第53-55页 |
·数据库的建设 | 第55-58页 |
·数据库建设的三种方式 | 第55-56页 |
·数据库的建设 | 第56-58页 |
·数据库的导入、导出 | 第58-61页 |
·宁强县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实现 | 第61-66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