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概述 | 第9页 |
·InSAR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 | 第9-13页 |
·InSAR在DEM获取中存在问题 | 第13页 |
·本文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·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内容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基于InSAR技术生成DEM的原理及误差分析 | 第15-30页 |
·干涉飞行模式 | 第15-16页 |
·InSAR测高的基本原理 | 第16-18页 |
·干涉相位分析 | 第18-19页 |
·数据处理流程 | 第19-25页 |
·影像的选取和订购 | 第20-21页 |
·影像的读取 | 第21页 |
·影像的预处理 | 第21-22页 |
·影像配准和重采样 | 第22-23页 |
·干涉图的生成和滤波 | 第23页 |
·基线估计 | 第23-24页 |
·去平地效应 | 第24页 |
·相位解缠 | 第24-25页 |
·相位到形变的转换及地理编码 | 第25页 |
·DEM生成误差分析 | 第25-29页 |
·误差表达式 | 第26-27页 |
·处理误差源分析 | 第27-2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轨道数据对DEM生成的影响 | 第30-45页 |
·粗精轨道数据比较 | 第30-39页 |
·轨道数据介绍 | 第30-31页 |
·卫星轨道状态矢量内插方法 | 第31-39页 |
·粗精轨生成DEM的精度比较 | 第39-44页 |
·轨道数据误差对干涉相位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轨道数据误差对高程的影响 | 第40页 |
·实验 | 第40-4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基线估计对DEM的影响 | 第45-61页 |
·基线估计的原理简介 | 第45-46页 |
·基线误差传播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基线误差的模型分析 | 第46页 |
·偏斜角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基线估计的方法 | 第47-51页 |
·基于轨道数据的基线估计方法 | 第47页 |
·基于干涉条纹频率的基线估计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基于地面控制点的基线估计方法 | 第48-50页 |
·基于DEM的基线估计方法 | 第50-51页 |
·多基线估计方法 | 第51页 |
·实验分析和比较 | 第51-60页 |
·方案组合 | 第51-52页 |
·实验 | 第52-6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·结论 | 第61页 |
·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