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向空间差错信道的LTP协议优化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9-11页 |
1.2 深空通信协议的发展与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.1 空间IP协议 | 第11页 |
1.2.2 CCSDS协议体系 | 第11-12页 |
1.2.3 DTN协议体系 | 第12-13页 |
1.2.4 容迟/容断网络传输优化策略 | 第13-15页 |
1.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4 本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容迟容断网络体系结构与技术 | 第17-28页 |
2.1 引言 | 第17页 |
2.2 DTN网络结构概述 | 第17-23页 |
2.2.1 基本概念 | 第18-20页 |
2.2.2 BP协议 | 第20-22页 |
2.2.3 LTP协议 | 第22-23页 |
2.3 C GR路由协议 | 第23-26页 |
2.3.1 CGR路由的组成部分 | 第23-24页 |
2.3.2 CGR路由的评价指标 | 第24-25页 |
2.3.3 CGR路由算法 | 第25-26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3章 LTP层中SEGMENTS的传输优化模型 | 第28-42页 |
3.1 引言 | 第28页 |
3.2 基本模型 | 第28-29页 |
3.3 BUND LE的传输模型分析 | 第29-40页 |
3.3.1 BUNDLE的传输次数 | 第29-30页 |
3.3.2 BUNLDE在周期链路上的传输 | 第30-37页 |
3.3.3 BUNLDE在非周期链路上的传输 | 第37-4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4章 基于BUNDLE聚合的传输优化策略 | 第42-59页 |
4.1 引言 | 第42页 |
4.2 BUND LE聚合分析 | 第42-47页 |
4.2.1 BUNDLE聚合原理 | 第43-44页 |
4.2.2 BUNDLE聚合的理论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3 BUND LE聚合的性能提升 | 第47-50页 |
4.3.1 参数设置 | 第47-49页 |
4.3.2 仿真结果与比较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4 BUND LE聚合的负面影响和解决方案 | 第50-58页 |
4.4.1 BUNDLE聚合在高误码率下的情况 | 第50-53页 |
4.4.2 高码率下BUNDLE聚合的改进方法 | 第53-5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