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人口学论文--世界各国人口调查及其研究论文--中国人口论文--人口政策与制度论文

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问题研究--以山东省ZC市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现实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3 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问题研究综述第10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文献样本分析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问题研究成果述评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成果的简要评价与展望第17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1.5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重点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创新点第18-19页
第二章 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问题的理论分析第19-25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失独家庭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农村失独家庭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养老保障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第20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公共产品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福利多元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需求层次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2.3 研究框架第23-25页
第三章 ZC市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基本概况及需求实证分析第25-45页
    3.1 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基本概况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政策的发展与完善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保障内容比较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失独家庭养老保障水平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 3.2 ZC市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需求水平的实证分析第3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样本数据来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养老保障需求水平指标体系内容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养老保障需求水平的计算方法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需求水平实证分析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农村非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需求水平实证分析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农村失独家庭与非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需求水平对比结果分析第41-44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四章 ZC市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需求满足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45-57页
    4.1 研究方案设计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数据来源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需求满足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计算方法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需求满足水平模型构建第45-48页
    4.2 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需求满足水平实证分析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内容满足状况描述性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需求满足水平分析第50-53页
    4.3 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需求满足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5-57页
第五章 完善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对策及建议第57-63页
    5.1 健全和完善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政策支持体系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政策纳入动态统筹的管理机制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完善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政策的落实监管机制第57-58页
    5.2 建立和完善农村失独家庭经济保障体系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建立农村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专项账户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建立动态经济补偿机制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扩大农村失独家庭扶助金的资金来源第59页
    5.3 建立和完善农村失独家庭精神扶助机制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制定社区干部定期走访管理办法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开展符合农村失独家庭需求的精神文娱活动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注重志愿者服务能力培养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心理疏导室第60页
    5.4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“农村社区+”日常照护体系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家政服务中心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提升乡镇医院医疗保障能力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创新养老方式,鼓励发展符合农村社区的养老方式第61-62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结论与展望第63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8页
附录第68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作者简历第7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炫耀性消费与乡土社会秩序--基于皖西M村返乡农民工的研究
下一篇: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:教师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