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5-21页 |
2.1 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| 第15-18页 |
2.1.1 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2.1.2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2.2 生态旅游规划研究综述 | 第18-21页 |
2.2.1 生态旅游规划发展进程 | 第18页 |
2.2.2 生态旅游规划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2.2.3 生态旅游开发方法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理论基础 | 第21-28页 |
3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1-23页 |
3.1.1 生态旅游概念界定 | 第21-22页 |
3.1.2 生态脆弱区 | 第22-23页 |
3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3-28页 |
3.2.1 价值理论 | 第23-25页 |
3.2.2 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25-28页 |
第4章 价值——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的新视角 | 第28-43页 |
4.1 价值在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规划开发中的重要性 | 第28-30页 |
4.1.1 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| 第28-29页 |
4.1.2 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开发应以价值为核心 | 第29-30页 |
4.2 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的价值体系分析 | 第30-37页 |
4.2.1 价值——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的吸引力 | 第31-33页 |
4.2.2 价值关系——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的核心 | 第33-35页 |
4.2.3 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的价值 | 第35-37页 |
4.3 基于价值的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开发框架分析 | 第37-43页 |
4.3.1 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价值判断 | 第38-41页 |
4.3.2 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的价值开发 | 第41页 |
4.3.3 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的价值实现 | 第41-42页 |
4.3.4 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的价值评价 | 第42-43页 |
第5章 基于价值的陕北界头庙生态旅游开发 | 第43-57页 |
5.1 陕北生态旅游开发基础 | 第43-49页 |
5.1.1 资源条件分析 | 第43-46页 |
5.1.2 区位和交通条件分析 | 第46页 |
5.1.3 发展机遇分析 | 第46-49页 |
5.2 界头庙生态旅开发实证分析 | 第49-57页 |
5.2.1 背景分析 | 第49-51页 |
5.2.2 界头庙生态旅游者的价值 | 第51-55页 |
5.2.3 界头庙生态旅游开发策略 | 第55-57页 |
第6章 总结和讨论 | 第57-59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7-58页 |
6.2 研究创新 | 第58页 |
6.3 研究局限及展望 | 第58-59页 |
6.3.1 研究局限 | 第58页 |
6.3.2 研究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6页 |
附录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