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电厂仿真培训系统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水电厂仿真系统发展现状 | 第9-11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任务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电厂仿真培训系统规划 | 第12-22页 |
2.1 仿真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| 第12页 |
2.2 仿真对象的参数及结构特点 | 第12-13页 |
2.3 水电厂仿真培训系统模式的确定 | 第13-15页 |
2.3.1 仿真教学系统的两种模式 | 第13-15页 |
2.3.2 水电厂仿真培训系统模式的确定 | 第15页 |
2.4 水电厂仿真系统的硬、软件配置 | 第15-20页 |
2.4.1 硬件系统 | 第15-17页 |
2.4.2 软件系统 | 第17-20页 |
2.5 通信协议 | 第20-21页 |
2.6 程序启动流程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水电厂仿真培训系统的模型和算法 | 第22-34页 |
3.1 水轮机 | 第23-24页 |
3.2 发电机 | 第24-28页 |
3.3 励磁系统 | 第28-30页 |
3.4 水轮机调速系统 | 第30-32页 |
3.5 发电机同期并网 | 第32-33页 |
3.5.1 发电机同期并列方法 | 第32页 |
3.5.2 同期并网模型 | 第32-33页 |
3.6 线路及电网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仿真系统的仿真流程 | 第34-41页 |
4.1 (电气部分)仿真通用流程 | 第34-35页 |
4.2 水轮发电机组停机流程 | 第35-38页 |
4.3 发电机空载-准同期并网发电通用流程 | 第38-39页 |
4.4 机组轴承过热、低油压、电气事故流程 | 第39-41页 |
第五章 水电厂仿真培训系统的实现 | 第41-57页 |
5.1 仿真系统的启动 | 第42-44页 |
5.2 电气部分的仿真 | 第44-48页 |
5.2.1 交流系统仿真 | 第44-46页 |
5.2.2 直流系统仿真 | 第46-47页 |
5.2.3 励磁系统仿真 | 第47-48页 |
5.3 就地监控画面——机械部分设备的仿真 | 第48-50页 |
5.3.1 开关仿真 | 第48-49页 |
5.3.2 压油泵、空气压缩机操作仿真 | 第49-50页 |
5.4 机组辅助系统:油、水、风系统仿真 | 第50-52页 |
5.4.1 风系统 | 第50-51页 |
5.4.2 水系统 | 第51-52页 |
5.5 异常工况仿真 | 第52-55页 |
5.5.1 事故及故障仿真 | 第52-54页 |
5.5.2 误操作仿真 | 第54-55页 |
5.6 其他仿真 | 第55-57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57-58页 |
附录 | 第58-73页 |
1. 主接线程序 | 第58-60页 |
2. 高压风系统程序 | 第60-61页 |
3. 6.3kV系统程序 | 第61-67页 |
4. 励磁系统程序 | 第67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情况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