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目次 | 第10-12页 |
1 引言 | 第12-14页 |
2 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概念界定 | 第14-19页 |
2.1 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的内涵 | 第14-15页 |
2.2 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与环保诉讼行政强制执行的比较 | 第15-16页 |
2.3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和环保部门自行强制执行的关系 | 第16-19页 |
3 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的法理剖析 | 第19-26页 |
3.1 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2页 |
3.1.1 分权制衡理论 | 第19-20页 |
3.1.2 基本人权保障理论 | 第20-21页 |
3.1.3 权利救济理论 | 第21-22页 |
3.2 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的性质之争 | 第22-23页 |
3.3 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的理论冲突 | 第23-26页 |
3.3.1 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 | 第24页 |
3.3.2 行政行为效力确定性与人民法院审查的冲突 | 第24-25页 |
3.3.3 人民法院权利与责任的冲突 | 第25-26页 |
4 比较法视野下的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 | 第26-34页 |
4.1 司法主导型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 | 第26-29页 |
4.1.1 美国 | 第26-27页 |
4.1.2 法国 | 第27-29页 |
4.2 行政主导型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 | 第29-32页 |
4.2.1 德国 | 第29-30页 |
4.2.2 日本 | 第30-31页 |
4.2.3 我国台湾地区 | 第31-32页 |
4.3 两大类型之比较分析 | 第32-34页 |
5 我国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34-50页 |
5.1 我国现行的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制度 | 第34-36页 |
5.2 我国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现状 | 第36-44页 |
5.2.1 2009年-2011年浙江省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工作状况 | 第36-40页 |
5.2.2 2011年-2012年浙江省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工作状况 | 第40-44页 |
5.3 我国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44-50页 |
5.3.1 环保部门没有强制执行权导致行政处罚缺乏执行力 | 第44-45页 |
5.3.2 大量的申请强制执行案件加重了人民法院的负担 | 第45-46页 |
5.3.3 书面审查不利于当事人利益的保护 | 第46-47页 |
5.3.4 受案范围不统 | 第47-48页 |
5.3.5 结案标准不明确 | 第48页 |
5.3.6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周期较长 | 第48-50页 |
6 完善我国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构想 | 第50-59页 |
6.1 规范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划分 | 第50-55页 |
6.1.1 明确人民法院在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中的主体地位 | 第50-51页 |
6.1.2 适当扩大环保部门的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权 | 第51-52页 |
6.1.3 建立协助强制执行机制,探索建立“裁执分离”模式 | 第52-55页 |
6.2 扩大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的受案范围 | 第55页 |
6.2.1 将责令停产停业纳入到受案范围中去 | 第55页 |
6.2.2 对加处罚款予以强制执行 | 第55页 |
6.3 规范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 | 第55-57页 |
6.3.1 设立听证制度 | 第55-56页 |
6.3.2 明确结案标准 | 第56-57页 |
6.3.3 探索建立重大案件行政强制先予执行机制 | 第57页 |
6.4 健全环保、司法沟通会商机制,建立配套工作联络机制 | 第57-59页 |
7 结语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