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31页 |
1 再生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7页 |
1.1 再生的概述 | 第11-13页 |
1.2 再生的进化机制 | 第13-15页 |
1.3 再生能力的抑制和消失 | 第15-17页 |
2 文昌鱼的概述 | 第17-25页 |
2.1 文昌鱼的简介 | 第17-20页 |
2.2 文昌鱼的进化地位 | 第20-24页 |
2.3 文昌鱼的再生研究 | 第24-25页 |
3 骨成型蛋白 | 第25-29页 |
3.1 骨成型蛋白及信号通路 | 第25-26页 |
3.2 文昌鱼 BMP2/4 与脊椎动物 BMP 的对比 | 第26-28页 |
3.3 BMP与再生的关系 | 第28-29页 |
4 研究意义、目的和技术路线 | 第29-31页 |
4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9-30页 |
4.2 主要技术路线 | 第30-31页 |
第二章 文昌鱼尾部再生的形态学观察和组织细胞学研究 | 第31-42页 |
1 前言 | 第31-32页 |
2 主要仪器及试剂 | 第32-33页 |
2.1 主要仪器 | 第32页 |
2.2 主要化学试剂 | 第32-33页 |
3 实验方法 | 第33-36页 |
3.1 再生形态观察 | 第33页 |
3.2 TUNEL 染色 | 第33-35页 |
3.3 HE染色 | 第35-36页 |
4 结果 | 第36-40页 |
4.1 再生过程形态学观察 | 第36-37页 |
4.2 细胞凋亡检测 | 第37-38页 |
4.3 HE染色结果 | 第38-40页 |
5 讨论 | 第40-42页 |
5.1 再生形态学观察 | 第40页 |
5.2 再生的组织细胞学分析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BMP2/4 基因片段的克隆和表达规律 | 第42-63页 |
1 前言 | 第42页 |
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| 第42-44页 |
2.1 主要仪器 | 第42-43页 |
2.2 主要试剂 | 第43-44页 |
3 实验方法 | 第44-54页 |
3.1 BMP2/4基因片段的克隆 | 第44-49页 |
3.2 BMP2/4基因的原位杂交 | 第49-53页 |
3.3 Real-Time PCR | 第53-54页 |
4 结果 | 第54-61页 |
4.1 BMP2/4基因片段克隆 | 第54-57页 |
4.2 BMP2/4的表达模式 | 第57-61页 |
4.3 BMP2/4在再生各时期的相对表达量 | 第61页 |
5 讨论 | 第61-63页 |
第四章 总结 | 第63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4页 |
附录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