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1.1 中国本土化成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研究略显不足 | 第10页 |
1.1.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加强干部教育研究 | 第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1页 |
1.3 研究目标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5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3页 |
1.5.2 历史研究法 | 第13页 |
1.5.3 理论研究法 | 第13页 |
1.6 文献综述 | 第13-19页 |
1.6.1 关于抗大教员和学员对抗大日常教学生活的回忆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6.2 关于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与抗大发展的研究 | 第15页 |
1.6.3 关于抗大办学经验的总结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6.4 关于抗大办学经验对当前我国教育的启示研究 | 第17-19页 |
2 概念界定 | 第19-21页 |
2.1 抗大 | 第19页 |
2.2 干部 | 第19页 |
2.3 干部教育 | 第19-20页 |
2.4 教学经验 | 第20-21页 |
3 抗大创建背景与发展历程 | 第21-26页 |
3.1 抗大创建的背景 | 第21-23页 |
3.1.1 抗大创建的时代背景 | 第21页 |
3.1.2 抗大的创建与中国共产党发展的需要 | 第21-22页 |
3.1.3 抗大的创建与毛泽东 | 第22-23页 |
3.2 抗大的发展历程 | 第23-26页 |
3.2.1 艰苦初创阶段(1936 年 6 月——1937 年 8 月) | 第24页 |
3.2.2 扩大发展阶段(1937 年 8 月—1938 年 12 月) | 第24页 |
3.2.3 挺进敌后、流动办校阶段(1939 年 1 月—1940 年 12 月) | 第24-25页 |
3.2.4 整顿规范阶段(1941 年 1 月—1945 年 8 月) | 第25-26页 |
4 抗大干部教育的教学经验 | 第26-39页 |
4.1 抗大干部教育的教学目标 | 第26-30页 |
4.1.1 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| 第26-27页 |
4.1.2 培养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| 第27-29页 |
4.1.3 学习和灵活运用持久抗战的战略战术 | 第29-30页 |
4.2 抗大干部教育主要教学原则 | 第30-33页 |
4.2.1 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| 第30-31页 |
4.2.2 少而精 | 第31-32页 |
4.2.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| 第32-33页 |
4.3 抗大干部教育主要教学方法 | 第33-35页 |
4.3.1 启发式教学法 | 第34页 |
4.3.2 研究式教学法 | 第34-35页 |
4.3.3 实验式教学法 | 第35页 |
4.4 抗大干部教育主要教学内容 | 第35-37页 |
4.4.1 根据抗战需要及各期学员特点选择教学内容 | 第35-36页 |
4.4.2 重视校本课程的编写 | 第36-37页 |
4.5 抗大干部教育的教学管理与师资队伍建设 | 第37-39页 |
4.5.1 抗大干部教育的教学管理 | 第37-38页 |
4.5.2 抗大干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| 第38-39页 |
5 抗大干部教育教学经验对我国当前干部教育的启示 | 第39-44页 |
5.1 明确干部教育教学目标 | 第39-40页 |
5.2 理论联系实际与少而精的教学原则是干部教育取得成功的法宝 | 第40-41页 |
5.3 创新干部教育的教育模式,发挥干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 | 第41页 |
5.4 科学设置干部教育内容,增强干部教育的实效性 | 第41-42页 |
5.5 加强干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,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 | 第42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