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3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状况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3-15页 |
1.3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5-17页 |
1.3.1 社区 | 第15-16页 |
1.3.2 公共危机 | 第16页 |
1.3.3 社区应对能力 | 第16-17页 |
1.4 相关理论介绍 | 第17-20页 |
1.4.1 多中心治理理论 | 第17-19页 |
1.4.2 系统论与公共危机治理 | 第19-20页 |
1.4.3 社区发展理论 | 第20页 |
1.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20-22页 |
1.5.1 逻辑思路 | 第20-21页 |
1.5.2 采取的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6 可能的独创或新颖之处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政府培育城市社区公共危机应对能力的宏观背景 | 第23-34页 |
2.1 城市公共危机及城市社区发展趋势 | 第23-24页 |
2.2 城市公共危机应对中的社区优势 | 第24-27页 |
2.2.1 广泛动员优势 | 第24-25页 |
2.2.2 整合资源优势 | 第25页 |
2.2.3 及时沟通优势 | 第25-26页 |
2.2.4 收集、处理信息优势 | 第26页 |
2.2.5 人文关怀优势 | 第26-27页 |
2.3 城市公共危机应对中的社区缺位 | 第27-31页 |
2.3.1 居民普遍参与欠缺 | 第27-28页 |
2.3.2 预警体系不全 | 第28-29页 |
2.3.3 危机准备有限 | 第29-30页 |
2.3.4 危机处理、恢复能力薄弱 | 第30-31页 |
2.4 政府培育的重要作用分析 | 第31-34页 |
2.4.1 政府的关注是有效的催化剂 | 第31页 |
2.4.2 政府的政策和资源是强而有力的支持 | 第31-32页 |
2.4.3 政府的组织和培训是直接的动力 | 第32-33页 |
2.4.4 政府的合理监管是稳健的航标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政府培育城市社区公共危机应对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| 第34-43页 |
3.1 政府培育社区公共危机应对能力的经验成效 | 第34-35页 |
3.2 当前政府培育社区公共危机应对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 | 第35-39页 |
3.2.1 政府培育水平相对滞后 | 第35-36页 |
3.2.2 政府培育资源的有限投入 | 第36-37页 |
3.2.3 政府培育过程效率偏低 | 第37-38页 |
3.2.4 政府培育效果整体不显著 | 第38-39页 |
3.3 城市社区公共危机应对能力中政府培育失效的原因分析 | 第39-43页 |
3.3.1 政府管理者的思想认识层面:偏重管理而非治理 | 第39页 |
3.3.2 管理体制层面:主体单一存在 | 第39-41页 |
3.3.3 资源利用整合层面:政策工具组合运用不合理 | 第41-42页 |
3.3.4 监督检查层面:权力单向运行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政府培育城市社区公共危机应对能力的策略 | 第43-53页 |
4.1 改进管理理念、提升参与意识与责任 | 第43-45页 |
4.1.1 改进政府管理理念 | 第43-44页 |
4.1.2 培育城市社区参与意识 | 第44页 |
4.1.3 明确社区居民参与的权利和责任 | 第44-45页 |
4.2 培育社区危机应对组织机构与人员队伍 | 第45-48页 |
4.2.1 组建社区危机应对核心机构 | 第45-46页 |
4.2.2 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力量 | 第46-47页 |
4.2.3 培育社区志愿者队伍 | 第47-48页 |
4.3 改善管理方式,培育社区应对危机的制度体系 | 第48-50页 |
4.3.1 指导社区危机应对综合战略、规划与流程建设 | 第48页 |
4.3.2 帮助建设社区信息管理系统 | 第48-49页 |
4.3.3 引导社区开展风险评估 | 第49页 |
4.3.4 培育社区间的合作机制 | 第49-50页 |
4.3.5 改进对社区的管理方式与制度 | 第50页 |
4.4 整合多方资源,巩固资金保障和物质支持 | 第50-53页 |
4.4.1 改革政府财力投入机制 | 第50-51页 |
4.4.2 提供应对危机的常规物资保障 | 第51页 |
4.4.3 开展社区自筹和社会募集 | 第51页 |
4.4.4 培育成熟的社区社会资本 | 第51-53页 |
结语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附录:文中援用图表来源说明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6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