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引言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商号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 | 第13-30页 |
第一节 商号的涵义 | 第13-19页 |
一、商号的由来和称谓选定 | 第13-15页 |
二、商号的意义与作用 | 第15-16页 |
三、商号与其他商事标记的比较 | 第16-19页 |
第二节 商号的取得 | 第19-21页 |
一、商号的选定 | 第19-20页 |
二、商号选定的限制 | 第20页 |
三、商号的取得登记 | 第20-21页 |
第三节 商号权的性质与内容 | 第21-26页 |
一、商号权的性质辨析 | 第21-24页 |
二、商号权的内容 | 第24-26页 |
第四节 商号价值的评估 | 第26-30页 |
一、影响商号评估的若干法律因素 | 第26-27页 |
二、商号评估与商誉评估 | 第27-28页 |
三、商号评估与商标评估 | 第28-30页 |
第二章 商号立法沿革综述 | 第30-38页 |
第一节 国外商号立法沿革 | 第30-36页 |
一、德国的商号立法 | 第30-32页 |
二、日本的商号立法 | 第32-33页 |
三、美国的商号立法 | 第33-35页 |
四、英国的商号立法 | 第35页 |
五、总结性评价 | 第35-36页 |
第二节 国际条约中有关商号的立法沿革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构建我国商号法律制度的若干问题 | 第38-53页 |
第一节 我国商号法律制度现状 | 第38-42页 |
一、我国商号保护的法律框架 | 第38-41页 |
二、我国商号的法律保护方式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我国商号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42-45页 |
一、我国关于商号的法律规定和国际条约有冲突 | 第42页 |
二、我国关于商号性质、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不明确 | 第42-43页 |
三、对商号的设立、变更等事项的立法层次较低,管理规定存在缺陷 | 第43页 |
四、对老字号、驰名商号的保护缺乏力度 | 第43-44页 |
五、商号保护立法与现实存在不协调 | 第44-45页 |
第三节 完善我国商号法律制度的相关建议 | 第45-53页 |
一、统一商号的内涵外延、肃清商号理论上的谬误 | 第45-46页 |
二、确立商事人格权说、科学界定商号权的性质 | 第46-48页 |
三、调整商号的立法定位,确立以商号为核心的登记管理制度 | 第48-49页 |
四、调整登记中的地区和级别主义,建立成本适当、反应快捷的商号管理系统 | 第49页 |
五、协调商号权与商标权的冲突 | 第49-50页 |
六、建立老字号、著名商号的保护制度 | 第50-51页 |
七、承认非注册商号具有在先权利的地位 | 第51-52页 |
八、协调商号权与域名权的冲突 | 第52页 |
九、完善商号权的救济机制 | 第52-53页 |
结束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