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

中国古代老年人犯罪宽宥制度之研究--以唐朝为中心

内容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引言第10-12页
第一章 中国古代老年人犯罪宽宥制度之历史嬗变第12-28页
    一、 唐朝以前的老年人犯罪宽宥制度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西周时期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春秋战国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秦汉时期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三国两晋南北朝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隋朝时期第17-18页
    二、 唐朝时期的老年人犯罪宽宥制度第18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老年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老年人被教唆犯罪的刑事责任追究的规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老年人犯罪控告和刑讯方面的规定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老年人犯罪刑罚执行上的规定第21-24页
    三、 唐朝以后的老年人犯罪宽宥制度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宋代时期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元朝时期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明清时期第26-28页
第二章 中国古代老年人犯罪宽宥制度之成因第28-35页
    一、 政治原因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彰显人道主义精神的需要第29页
    二、 经济原因第29-30页
    三、 文化原因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思想传承——法律儒家化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一准乎礼,安人宁国的方针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中国古代朴素的情理观念第32-33页
    四、 社会原因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我国自古以来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符合老年人生理、心理特点,发挥社会的经济性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符合民众的文化心理与道德观念第34-35页
第三章 中国古代老年人犯罪宽宥制度之借鉴意义第35-46页
    一、 我国当代老年人犯罪宽宥制度之局限性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老年人犯罪免死年龄过高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老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“残忍”“过失”标准模糊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老年人犯罪刑种限制方面的缺失第37页
    二、 完善我国当代老年人犯罪宽宥制度之现实性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从刑罚目的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从司法成本看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从国际立法看第38-39页
    三、 完善我国老年人犯罪宽宥制度之具体建议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进一步区分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犯罪宽宥的刑事责任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降低老年人犯罪宽宥的假释、减刑适用问题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建立适合老年人犯罪服刑的监管机制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确立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机制中的赦免制度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构建老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第42-46页
结语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0页
致谢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古代法律审判中的政治影响--探析宋初赵廷美和卢多逊谋反案
下一篇:广西群体性事件的参与式治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