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天山造山带东段托格拉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选题依据 | 第8-9页 |
1.2 花岗岩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区地理交通概况 | 第10-11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思路 | 第11页 |
1.5 主要工作量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3-22页 |
2.1 大地构造位置 | 第13页 |
2.2 地层划分 | 第13-17页 |
2.2.1 志留系 | 第15页 |
2.2.2 泥盆系 | 第15-16页 |
2.2.3 石炭系 | 第16-17页 |
2.2.4 古近系-新近系 | 第17页 |
2.2.5 第四系 | 第17页 |
2.3 岩浆岩 | 第17-19页 |
2.3.1 侵入岩 | 第17-19页 |
2.3.2 火山岩 | 第19页 |
2.4 构造特征 | 第19-22页 |
2.4.1 褶皱 | 第19页 |
2.4.2 断裂 | 第19-20页 |
2.4.3 节理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岩体地质与岩石学特征 | 第22-24页 |
3.1 岩体地质特征 | 第22-23页 |
3.2 岩石学特征 | 第23-24页 |
第四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| 第24-37页 |
4.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| 第24-29页 |
4.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| 第29-30页 |
4.3 稀土元素特征 | 第30-37页 |
第五章 岩体形成时代 | 第37-41页 |
5.1 样品分析方法 | 第37页 |
5.2 分析结果 | 第37-41页 |
第六章 岩石成因与构造环境讨论 | 第41-46页 |
6.1 岩石成因 | 第41-42页 |
6.2 源区特征 | 第42-43页 |
6.3 构造环境 | 第43-44页 |
6.4 地质意义 | 第44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7页 |
一 主要成果 | 第46页 |
二 存在问题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2页 |
图版说明 | 第52-53页 |
图版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