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省柞水县纸房沟钼矿区地质特征及构造对钼矿的控制作用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14页 |
1.1 选题依据与意义 | 第10页 |
1.2 研究区交通位置、自然地理条件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区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5 主要工作量 | 第13页 |
1.6 取得的主要成果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4-21页 |
2.1 大地构造位置 | 第14页 |
2.2 区域构造演化 | 第14-15页 |
2.3 缝合带特征 | 第15-16页 |
2.3.1 商丹缝合带 | 第15-16页 |
2.3.2 勉略缝合带 | 第16页 |
2.4 区域地层 | 第16-18页 |
2.5 区域构造 | 第18-19页 |
2.6 区域岩浆岩 | 第19页 |
2.7 区域矿产 | 第19-20页 |
2.8 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| 第21-35页 |
3.1 矿区地层 | 第21-23页 |
3.2 矿区岩浆岩 | 第23-27页 |
3.2.1 岩体地质特征 | 第23-27页 |
3.3 矿区构造 | 第27-28页 |
3.4 化探异常特征 | 第28-32页 |
3.5 赋矿地质体及矿化 | 第32-33页 |
3.6 围岩蚀变 | 第33页 |
3.7 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韧性剪切带地质特征 | 第35-51页 |
4.1 实测韧性剪切带构造地质剖面 | 第35-37页 |
4.2 韧性剪切带出露岩石特征 | 第37-39页 |
4.3 运动学特征 | 第39-46页 |
4.4 动力学特征 | 第46-50页 |
4.4.1 古应力值的方位推导 | 第46页 |
4.4.2 古应力值的估算 | 第46-47页 |
4.4.3 有限应变测量 | 第47-50页 |
4.5 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矿体特征 | 第51-53页 |
5.1 矿体地质特征 | 第51页 |
5.2 矿相学特征 | 第51-52页 |
5.2.1 矿石矿物组成及特点 | 第51-52页 |
5.2.2 矿石结构构造 | 第52页 |
5.3 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六章 岩石地球化学 | 第53-61页 |
6.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| 第53-55页 |
6.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| 第55页 |
6.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| 第55-58页 |
6.4 岩石成因 | 第58-59页 |
6.5 构造环境 | 第59-60页 |
6.6 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七章 韧性剪切带对于钼矿的控制作用 | 第61-64页 |
7.1 演化过程 | 第61-62页 |
7.2 韧性剪切带对于钼矿的控制作用具体表现 | 第62页 |
7.3 矿化成因 | 第62-63页 |
7.4 找矿标志 | 第63页 |
7.5 小结 | 第63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