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0-13页 |
1.2.1 土壤水分测定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2.2 土壤水分理论研究 | 第11-13页 |
1.3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应用研究 | 第13-17页 |
1.3.1 土壤水库 | 第13-14页 |
1.3.2 土壤干层 | 第14-15页 |
1.3.3 农田与林地土壤水分研究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与研究方法 | 第17-21页 |
2.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| 第17-18页 |
2.1.1 地理位置概况 | 第17页 |
2.1.2 气候概况 | 第17-18页 |
2.1.3 地貌与土壤概况 | 第18页 |
2.1.4 植被概况 | 第18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18-21页 |
2.2.1 样品采集 | 第18-20页 |
2.2.2 土壤含水量测定 | 第20页 |
2.2.3 土壤粒度测定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榆林东南部经济林地土壤含水量测定结果及模型 | 第21-35页 |
3.1 佳县林地土壤含水量测定结果 | 第21-25页 |
3.1.1 苹果树林地土壤含水量变化 | 第21-22页 |
3.1.2 枣树林地土壤含水量变化 | 第22-23页 |
3.1.3 杏树林地土壤含水量变化 | 第23-24页 |
3.1.4 佳县3种经济林地土壤含水量比较 | 第24-25页 |
3.2 米脂县林地土壤含水量测定结果 | 第25-28页 |
3.2.1 苹果树林地土壤含水量变化 | 第25-26页 |
3.2.2 枣树林地土壤含水量变化 | 第26-27页 |
3.2.3 杏树林地土壤含水量变化 | 第27-28页 |
3.2.4 米脂县3种经济林地土壤含水量比较 | 第28页 |
3.3 绥德县林地土壤含水量测定结果 | 第28-31页 |
3.3.1 苹果树林地土壤含水量变化 | 第28-30页 |
3.3.2 枣树林地土壤含水量变化 | 第30页 |
3.3.3 绥德县经济林地土壤含水量比较 | 第30-31页 |
3.4 绥德县荒草地、农田土壤含水量测定结果 | 第31-32页 |
3.4.1 绥德县荒草地、农田土壤含水量变化 | 第31-32页 |
3.4.2 绥德县荒草地、农田与经济林地土壤含水量比较 | 第32页 |
3.5 经济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模型 | 第32-35页 |
3.5.1 土壤水分隔室模型 | 第32-34页 |
3.5.2 土壤水分多项式拟合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榆林东南部土壤粒度分析 | 第35-39页 |
4.1 粒度分级标准 | 第35页 |
4.2 榆林东南部土壤粒度组成 | 第35-39页 |
第5章 讨论 | 第39-49页 |
5.1 经济林地土壤含水量变化分析 | 第39-40页 |
5.2 经济林地土壤水分存在形式 | 第40页 |
5.3 土壤干层分布与等级 | 第40-43页 |
5.4 经济林地土壤水分平衡与水分循环 | 第43-44页 |
5.5 土壤水分有效性及亏缺度 | 第44-46页 |
5.6 土壤水库分析 | 第46页 |
5.7 气候对土壤水分影响分析 | 第46-49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