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引言 | 第10页 |
1.2 斜梁桥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外概况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概况 | 第11-12页 |
1.3 体外预应力加固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2-15页 |
1.3.1 国外概况 | 第12-13页 |
1.3.2 国内概况 | 第13-15页 |
1.4 存在的问题 | 第15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斜梁桥受力特点及计算方法 | 第17-21页 |
2.1 斜梁桥构造特点 | 第17-18页 |
2.1.1 主梁 | 第17页 |
2.1.2 横隔板 | 第17-18页 |
2.1.3 支座设置 | 第18页 |
2.2 斜梁桥的受力特点 | 第18页 |
2.3 影响斜梁桥受力的因素 | 第18-19页 |
2.4 计算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及受力特点 | 第21-27页 |
3.1 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及加固机理 | 第21页 |
3.2 体外预应力束布置形式及原则 | 第21-24页 |
3.2.1 布置要点及形式 | 第21-23页 |
3.2.2 布置原则 | 第23-24页 |
3.3 体外预应力构件受力特性 | 第24-26页 |
3.4 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的步骤 | 第2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四章 斜梁桥受力参数分析及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 | 第27-48页 |
4.1 斜梁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7-31页 |
4.1.1 基本资料 | 第27-28页 |
4.1.2 单元划分 | 第28-29页 |
4.1.3 边界条件 | 第29页 |
4.1.4 荷载情况 | 第29-31页 |
4.2 斜梁桥力学性能参数影响分析 | 第31-41页 |
4.2.1 斜交角 =0°时 | 第31-33页 |
4.2.2 斜交角 =15°时 | 第33-35页 |
4.2.3 斜交角 =30°时 | 第35-37页 |
4.2.4 斜交角 =45°时 | 第37-39页 |
4.2.5 斜交角 =60°时 | 第39-41页 |
4.3 结果分析 | 第41-44页 |
4.3.1 斜梁桥与正梁桥边梁跨中弯矩比较 | 第41-43页 |
4.3.2 斜梁桥边梁钝角与锐角方向弯矩差值百分比比较 | 第43-44页 |
4.4 斜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方法 | 第44-47页 |
4.4.1 方法的提出 | 第44-46页 |
4.4.2 使用条件 | 第46-47页 |
4.4.3 加固设计步骤 | 第4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实例应用及分析 | 第48-61页 |
5.1 概况 | 第48页 |
5.2 加固前力学行为分析 | 第48-54页 |
5.2.1 抗弯承载力检算 | 第48-50页 |
5.2.2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正截面抗裂检算 | 第50-51页 |
5.2.3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斜截面抗裂检算 | 第51-52页 |
5.2.4 持久状况正截面压应力检算 | 第52-53页 |
5.2.5 持久状况斜截面主压应力检算 | 第53-54页 |
5.3 加固设计方案 | 第54-55页 |
5.4 加固后力学行为分析 | 第55-60页 |
5.4.1 抗弯承载力验算 | 第55-56页 |
5.4.2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正截面抗裂验算 | 第56-57页 |
5.4.3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斜截面抗裂验算 | 第57-58页 |
5.4.4 持久状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 | 第58-59页 |
5.4.5 持久状况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 | 第59-6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结论 | 第61-62页 |
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项目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