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一般理论论文--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

基于患者感知的远程医疗服务质量与行为意向的关系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2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现实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理论背景第13-15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6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创新点第18-19页
2 相关文献综述第19-38页
    2.1 远程医疗服务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远程医疗服务概念及特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远程会诊服务质量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2.2 医疗服务质量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医疗服务质量的概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医疗服务质量模型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医疗服务质量测评指标第25-26页
    2.3 感知价值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感知价值的概念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感知价值的维度第27-28页
    2.4 患者满意度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患者满意度的概念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患者满意度的测量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服务质量、感知价值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第30-31页
    2.5 顾客行为意向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顾客行为意向的概念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顾客行为意向的衡量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顾客行为意向的前因素研究第33-35页
    2.6 患者参与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患者参与的概念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患者参与的维度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顾客参与和服务质量以及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第37-38页
3 研究模型设计第38-43页
    3.1 模型设计第38-39页
    3.2 研究假设提出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直接影响作用假设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中介效应假设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患者参与的调节作用假设第42-43页
4 问卷设计第43-48页
    4.1 量表开发第43-44页
    4.2 问卷设计第44页
    4.3 问卷预调研及修订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预调研信度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46-48页
5 实证研究分析第48-71页
    5.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5.2 信度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5.3 效度分析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个体测量模型检验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总体测量模型检验第54-55页
    5.4 方差分析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性别对各因子的独立样本t检验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户籍对各因子的独立样本t检验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其他人口统计变量对各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第57-61页
    5.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和路径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中介效应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5.6 远程医疗服务质量各维度的影响作用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远程医疗服务质量各维度对感知价值的影响作用分析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远程医疗服务质量各维度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作用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6.3 远程医疗服务质量各维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5.7 患者参与调节效应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5.8 结果讨论第68-71页
6 结论与展望第71-76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71-72页
    6.2 研究启示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质量时应考虑优先级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进行远程医疗行业市场细分,提供差异化的营销战略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重视感知价值的作用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重视患者参与的作用第74页
    6.3 研究局限第74页
    6.4 研究展望第74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3页
附录第83-85页
致谢第85-86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社会物质性的企业IT创新动力机制研究
下一篇:X软件企业的业务层面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