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民法论文

公共场所电子监控下的个人隐私权保护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9-10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及论文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1.4 创新与不足第13-14页
第2章 公共场所电子监控隐私权保护困境分析第14-28页
    2.1 民法视野下360水滴直播事件分析第14页
    2.2 隐私权的法律界定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我国学界对隐私权法律界定的观点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隐私权法律界定的域外考察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明确我国隐私权的法律界定第16-17页
    2.3 公共场所电子监控下隐私权保护现状第1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我国公共场所电子监控下隐私权保护现状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域外对公共场所电子监控下隐私权保护现状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明确我国公共场所电子监控下个人隐私权的保护第26-28页
第3章 公共场所电子监控下的隐私权涉及的权利冲突第28-35页
    3.1 公共场所电子监控下的隐私权涉及的权利冲突的表现形式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公权力与个人隐私权的冲突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一般公民知情权与特定公民隐私权的冲突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公共场所隐私权与公民表达自由权的冲突第30页
    3.2 公共场所电子监控下的隐私权与相关权利冲突的原因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公共场所界定不清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隐私权的不断扩张与行使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无限度的设置与不适当的使用电子监控第32-33页
    3.3 解决公共场所电子监控隐私权涉及的权利冲突遵守的原则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解决公共场所电子监控隐私权的冲突遵守利益衡量原则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解决公共场所电子监控隐私权的冲突遵守比例原则第33-35页
第4章 保护我国公共场所电子监控下的隐私权的建议第35-42页
    4.1 公共场所电子监控下的隐私权的立法思考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完善我国隐私权的法律界定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细化隐私权的具体内容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制定涉及公共场所电子监控隐私权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建立公共场所电子监控下隐私权保护的配套制度第38-40页
    4.2 保护公共场所电子监控下隐私权的司法路径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规范承办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最高院出台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案例第40-42页
结语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5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45-46页
致谢第46-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有偿酒后代驾代驾方民事责任研究
下一篇:老年人意定监护制度初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