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聚众犯罪
| 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引言 | 第10-12页 |
| 一、 聚众犯罪概述 | 第12-20页 |
| (一) 聚众犯罪的基本涵义 | 第12-17页 |
| 1. 聚众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| 第12-14页 |
| 2. 聚众犯聚罪的构成 | 第14-16页 |
| 3. 聚众犯罪的分类 | 第16-17页 |
| (二) 聚众犯罪的现状 | 第17-20页 |
| 1. 国外有关聚众犯罪的立法概况 | 第17-18页 |
| 2. 我国聚众犯罪的现状 | 第18-20页 |
| 二、 聚众犯罪的司法实践 | 第20-28页 |
| (一) 罪与非罪的认定 | 第20-22页 |
| 1. 区分情节 | 第20页 |
| 2. 区分主体 | 第20-21页 |
| 3. 区分性质 | 第21-22页 |
| (二) 加重情节的认定 | 第22-23页 |
| 1. 多次聚众的认定 | 第22页 |
| 2. 参加者人数、范围规模、行为后果的认定 | 第22页 |
| 3. 持械的认定 | 第22-23页 |
| (三) 转化犯的认定 | 第23-28页 |
| 1. 聚众犯罪转化犯的概念和特征 | 第23-24页 |
| 2. 聚众斗殴罪的转化犯 | 第24-26页 |
| 3. 聚众“打砸抢”的转化犯 | 第26-28页 |
| 三、 我国聚众犯罪的完善意见 | 第28-34页 |
| (一) 聚众犯罪的立法缺陷 | 第28-30页 |
| 1. 聚众犯罪相关概念规定不够明确 | 第28页 |
| 2. 聚众犯罪责任主体不够明确 | 第28-29页 |
| 3. 聚众“打砸抢”的定罪量刑不够合理 | 第29-30页 |
| (二) 聚众犯罪的完善意见 | 第30-34页 |
| 1. 增设“聚众犯罪”法定概念 | 第30-31页 |
| 2. 明确聚众犯罪的责任主体 | 第31页 |
| 3. 聚众“打砸抢”合理定罪量刑 | 第31-34页 |
| 结语 | 第34-3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| 后记 | 第38-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