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

滇金丝猴分布区域耕地布局优化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3页
    第一节 选题背景第10-13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与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耕地布局生态效应的相关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基于景观连通性的耕地布局优化研究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小结第20页
    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内容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技术路线第22-23页
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第23-36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自然概况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25-27页
    第二节 数据来源第27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27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景观格局指数法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基于Graphab的最小费用距离模型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电路理论连接度模型第32-36页
第三章 滇金丝猴栖息地景观连通性分析第36-48页
    第一节 基于景观格局的景观连通性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景观格局指数选取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景观格局指数计算与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第二节 基于生态廊道的景观连通性分析第38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滇金丝猴分布区域各地类电阻阻力赋值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栖息地生态廊道的模拟及特点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基于最佳电流的廊道选取与建立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生态廊道建立中的重点与困难第46-48页
第四章 滇金丝猴分布区域耕地布局优化分析第48-60页
    第一节 评估不同耕地布局优化方案对滇金丝猴栖息地连通性的影响第48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制定耕地布局优化方案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耕地布局优化方案具体实施方法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耕地布局优化方案实施效果分析第52-56页
    第二节 优先优化耕地的具体选取方法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不同阈值下PC指数测试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确定新栖息地斑块的最佳位置第58-60页
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0-63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60-61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第61-62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展望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分层双边试验设计下基于比例差的统计推断及应用研究
下一篇:p27kip1基因在红系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