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

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野中的“一带一路”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关于发展观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关于“一带一路”第18-19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框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文章框架第19-20页
    1.4 文章创新点第20-21页
第2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中国的实践发展过程第21-28页
    2.1 毛泽东思想中的发展观第21-22页
    2.2 邓小平理论中的发展观第22-23页
    2.3 江泽民“三个代表”思想中的发展观第23-24页
    2.4 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第24-25页
    2.5 习近平新时代理论中的发展观第25-28页
第3章 “一带一路”中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第28-41页
    3.1 “一带一路”是合作共赢的发展观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一带一路”提倡的是与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合作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“一带一路”鼓励国内企业“走出去”与“引进来”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“一带一路”鼓励开展多边外交第33-34页
    3.2 “一带一路”是平等互助的发展观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张与沿线国家平等交往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加快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相互信任与沟通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荣辱与共,共同发展第37页
    3.3 “一带一路”是多方参与的发展观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“一带一路”涉及地域广,参与国家众多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“一带一路”打通陆上与海上大通道第38-39页
    3.4 “一带一路”是多层次、全方位发展观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全面发展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全面打破“逆全球化”思维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释放全球经济潜力第40-41页
第4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野下的“一带一路”第41-48页
    4.1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野下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总体思路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创造发展机会,把握合作方向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重视发展体系建设,共建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推动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第42页
    4.2 “一带一路”对我国发展环境的影响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为国内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促进文化大融合、大发展第43-44页
    4.3 将“一带一路”推向更高水平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用发展消除矛盾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用全面发展落实“双赢理念”,打破贸易垄断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用新发展理念保障“一带一路”顺利实施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用PPP投资方式为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,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第47-48页
结论与展望第48-50页
    1、结论第48-49页
    2、展望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同市X县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
下一篇:共享发展理念下城镇居民养老服务社会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