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中、老年论文

大同市X县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文献综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文献综述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文献述评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 1.4 主要工作与创新第17-19页
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第19-23页
    2.1 基本概念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空巢老人的定义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空巢老人的分类第19-20页
    2.2 相关理论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需求层次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社区照顾模型第22页
    2.3 小结第22-23页
第3章 大同市X县空巢老人养老现状第23-27页
    3.1 经济供养方面第23-24页
    3.2 生活照料方面第24-25页
    3.3 精神慰藉方面第25-26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26-27页
第4章 X县空巢老人养老实证分析第27-48页
    4.1 X县县情以及样本镇镇情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X县县情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样本镇镇情第28页
    4.2 X县空巢老人问卷调查第2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X县空巢老人基本情况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X县空巢老人调查结果第32-39页
    4.3 X县空巢老人养老Logistic回归分析第39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模型及变量的选择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政府方面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社区方面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个人方面第45-47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47-48页
第5章 大同市X县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48-58页
    5.1 X县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经济收入薄弱,收入来源单一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老人身体状况差,缺少日常照顾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老人文化程度低,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了解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养老资源严重不足,社区服务欠缺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政府扶贫、养老投入不足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政府宣传力度不够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7 传统家庭养老功能退化第50-51页
    5.2 X县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产生的原因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社会背景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政府方面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社区方面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个人方面第55-57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57-58页
第6章 X县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第58-68页
    6.1 政府方面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增加空巢老人经济收入,拓宽收入来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加大养老投入力度,持续推进精准扶贫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加强法律法规及养老、医疗知识的宣传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5 健全法律支撑体系第62页
    6.2 社区方面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积极组织集体活动,完善社区活动中心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加强社区养老、医疗服务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第63-64页
    6.3 个人方面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发挥家庭养老功能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,加强法律法规及知识的学习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摒弃落后观念,提高思想水平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邻里和睦相处,加强横向照顾第66-67页
    6.4 小结第67-68页
结论与展望第68-70页
    1、结论第68页
    2、展望第68-70页
附录第70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5页
致谢第75-76页
攻读博/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76-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城镇居民阶层地位认同偏差的建构及影响因素分析--基于CGSS的数据分析
下一篇: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野中的“一带一路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