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健康管理的发展概况 | 第10-11页 |
1.2.2 健康管理应用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3页 |
1.4 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3-15页 |
2 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 | 第15-33页 |
2.1 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 | 第15-16页 |
2.2 数据采集 | 第16-24页 |
2.2.1 目标疾病的确定 | 第16-17页 |
2.2.2 慢病管理基本数据集 | 第17-21页 |
2.2.3 数据采集方式的研究 | 第21-24页 |
2.3 健康评估 | 第24页 |
2.4 指导干预 | 第24-25页 |
2.5 制定计划 | 第25-28页 |
2.6 跟踪执行 | 第28-30页 |
2.7 健康管理业务建模 | 第30-31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3 基于临床指南的健康评估模型 | 第33-61页 |
3.1 行为因素评估 | 第33-37页 |
3.1.1 基于DBI的膳食质量评估 | 第33-35页 |
3.1.2 身体活动水平评估 | 第35-36页 |
3.1.3 基于FTND的烟草依赖评估 | 第36-37页 |
3.1.4 饮酒量评估 | 第37页 |
3.2 生物因素评估 | 第37-41页 |
3.2.1 体重评估标准 | 第37-38页 |
3.2.2 血压评估标准 | 第38-39页 |
3.2.3 血糖评估标准 | 第39-40页 |
3.2.4 血脂评估标准 | 第40-41页 |
3.2.5 评估报告生成标准 | 第41页 |
3.3 基于层次分析的健康模糊综合评价 | 第41-53页 |
3.3.1 评估指标的选取 | 第41页 |
3.3.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的研究 | 第41-46页 |
3.3.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健康等级评估 | 第46-51页 |
3.3.4 算法实例分析 | 第51-53页 |
3.4 疾病风险预测 | 第53-59页 |
3.4.1 糖尿病风险评估模型 | 第53-55页 |
3.4.2 高血压风险评估模型 | 第55-56页 |
3.4.3 缺血性心血管病(ICVD)风险预测模型 | 第56-5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4 提高用户健康管理执行力的劝导策略研究 | 第61-69页 |
4.1 劝导技术的定义及应用 | 第61-62页 |
4.2 PSD模型实现流程 | 第62-63页 |
4.3 基于PSD模型的劝导技术的研究 | 第63-68页 |
4.3.1 劝导前提的分析 | 第63-64页 |
4.3.2 劝导目的的确定 | 第64页 |
4.3.3 劝导策略的研究 | 第64-6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5 个人健康管理系统的实现 | 第69-85页 |
5.1 系统整体架构 | 第69页 |
5.2 系统技术方案 | 第69-71页 |
5.2.1 网站端技术方案 | 第70页 |
5.2.2 移动端技术方案 | 第70-71页 |
5.3 闭环式健康管理各阶段功能的实现 | 第71-84页 |
5.3.1 数据采集 | 第71-75页 |
5.3.2 健康评估 | 第75-79页 |
5.3.3 指导干预 | 第79-82页 |
5.3.4 制定计划 | 第82-83页 |
5.3.5 跟踪执行 | 第83-8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6 系统测试与有效性评估 | 第85-97页 |
6.1 系统测试原则 | 第85页 |
6.2 系统测试环境 | 第85-86页 |
6.3 系统功能测试 | 第86-88页 |
6.4 系统性能测试 | 第88-92页 |
6.5 系统有效性评估 | 第92-95页 |
6.5.1 PSD模型的验证标准 | 第92-93页 |
6.5.2 系统试用 | 第93-95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95-97页 |
7 总结与展望 | 第97-99页 |
7.1 总结 | 第97-98页 |
7.2 展望 | 第98-99页 |
致谢 | 第99-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9页 |
附录 | 第109-110页 |
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109页 |
B. 爱健康用户使用满意度调查问卷 | 第109-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