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

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公共设施用地布局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1-2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公共服务的启示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动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陕西省加强公共服务事业的举措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西安市城乡经济发展的自身要求第13-14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对象与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规划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的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尺度解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研究进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研究进展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研究述评第21-23页
    1.4 相关概念界定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公共设施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公益性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公共服务均等化第24-25页
    1.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思路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方法第27-29页
2 公共设施配置基础性研究第29-43页
    2.1 基于现有规范下的指标体系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指标对比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配置类别对比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公益性公共设施配置标准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2.2 基于服务圈理论下的布局体系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服务圈研究概览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服务圈的概念界定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服务圈理论体系第35-39页
    2.3 公共设施配置的影响因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人口结构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交通条件第40页
    2.4 公共设施配置的基本原则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社会公平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以人为本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弱势群体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分类供给第41-42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3 秦汉新城人口分布与用地布局研究第43-59页
    3.1 用地布局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建设用地发展规模预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策略第46-47页
    3.2 人口分布第47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现状人口规模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现状人口空间分布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人口规模预测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人口分布引导第53-54页
    3.3 实施单元的划分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划分方法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单元人口分布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不同实施单元公益性设施的差异性配置第57-5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4 公益性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第59-95页
    4.1 秦汉新城公益性公共设施现状及评价第59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教育设施现状及问题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医疗卫生现状及问题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文化设施配置现状及问题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社会福利设施现状及问题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现状评价第64-65页
    4.2 配置方法的确立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传统配置方法的适宜性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配置方法的修正第66页
    4.3 秦汉新城服务圈层的划分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小区服务圈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居住区服务圈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片区服务圈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新城服务圈第69页
    4.4 教育服务设施配置第69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规划目标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教育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研究第69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教育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第74-80页
    4.5 医疗卫生设施配置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规划目标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医疗卫生设施配置标准研究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第82-83页
    4.6 文化服务设施配置第83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规划目标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文化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研究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文化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第85-88页
    4.7 社会福利设施配置第88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规划目标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社会福利设施配置标准研究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7.3 社会福利设施布局规划第90-91页
    4.8 公益性公共设施的实施策略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8.1 多渠道的筹措资金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8.2 多方向的管理机制第92页
    4.9 本章小结第92-95页
5 非公益性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第95-103页
    5.1 范畴界定和规划目标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范畴的界定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规划目标第95页
    5.2 非公益性设施基础性研究第95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相关规范的分析第95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相关城市的分析第97-99页
    5.3 秦汉新城非公益性公共设施指标的确立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商业服务设施体系与指标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人口规模与商业设施配置关系第100-101页
    5.4 秦汉新城非公益性公共设施总体布局第101-102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02-103页
6 结论与展望第103-105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103-104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104-105页
致谢第105-107页
参考文献第107-111页
附图目录第111-113页
附表目录第113-115页
附录第115页

论文共11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券商发展策略研究
下一篇:江南地区度假酒店景观评价与设计研究